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司马懿为什么排在三国谋士的最后面-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违背洛水誓约)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谋士谋略排行,周瑜、荀彧上榜,大军师司马懿为何排最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千百年,三国战乱持续了一百多年,天下智谋之士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梦想...

admin

三国那会儿,打仗打了百来年,天下乱成一锅粥,各路谋士为了活命、为了梦想、为了保家卫国,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智谋多如牛毛。但要说谁才是三国第一智谋?这事儿吵了上千年也没个定论。我就瞎掰掰,先说清楚:谋士的能耐得分开看,一种是“大棋盘”式的战略,管全局,政治、军事、经济都得顾上;另一种是“小战术”,比如打一场仗、解决一个具体事儿。战略这玩意儿,天生就比战术高一个档次,战术是为战略打工的。在我心里,三国时期能玩转战略的顶级谋士,前五名大概是这样:

司马懿为什么排在三国谋士的最后面-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违背洛水誓约)(图1)

第五名:司马懿。司马懿这人,最牛的就是能忍。曹操那时候,他就出过不少好主意,比如曹操拿下汉中后,他劝曹操赶紧顺势打益州,结果曹操没听,还整出个“得陇望蜀”的成语。襄樊之战,他又劝曹操联合孙权搞关羽,解了围。曹丕在位时,他基本在京城管后勤。到了曹睿手下,曹魏名将死的死、伤的伤,司马懿才慢慢在军中露头,8天急行军把孟达给端了。不过把他放第五,估计有人得不服——毕竟司马懿跟诸葛亮斗了半辈子,怎么着也得平起平坐吧?可问题是,司马懿跟诸葛亮交手,哪次真赢过?基本上就是闭门不出,硬生生把诸葛亮“耗”死了。这招虽然狠,但跟诸葛亮比,还是差了点火候。后来他平辽东、搞高平陵之变,手段是够狠,但始终没跳出诸葛亮的影子。

第四名:周瑜。周瑜这人物,文武双全,最牛的就是带着东吴打赢了赤壁之战,还顺手拿下南郡,直接把曹操按在地上摩擦,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是那时候定下来的的。战略上,江东一堆人想投降,他死磕着劝孙权抗曹,还想过把刘备软禁了,用他的人马去打益州,把长江全占了,跟曹操分庭抗礼,二分天下。可惜孙权没听他的,而且周瑜死得太早,不然三国历史说不定又是另一番样子。

司马懿为什么排在三国谋士的最后面-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违背洛水誓约)(图1)

第三名:郭嘉。郭嘉这哥们儿,最厉害的是看人特准,总能顺着曹操的心思给出解决办法。曹操打吕布打不动想撤,郭嘉一看说“别撤,快赢了”,结果真拿下了。他还劝曹操软禁刘备,既不落杀贤的名声,又能掐了对手,可惜曹操没听。官渡之战前,他整出个“十胜十败论”,给曹操吃了定心丸,让袁绍那庞然大物成了手下败将。他还预言孙策会被刺杀,后来真应验了。官渡之后,他又让曹操利用袁绍儿子们内斗,坐收渔利,不费劲就平了河北。后来打乌丸,别人怕刘表偷后路,他拍胸脯说“没事儿”,曹操听了,结果真解决了北方边患。

第二名:荀彧。荀彧被称作“王佐之才”,曹操直接把他比作自己的张良,其实他更像萧何——曹操在前线冲锋陷阵,荀彧在后方稳如泰山,管内政、出主意,曹操遇到头疼事儿,第一个写信问的就是他。最关键的是,他劝曹操把汉献帝接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直接让曹操占了政治大便宜。吕布抢兖州的时候,是荀彧和程昱、夏侯惇一起守着老窝,才没让曹操崩盘。官渡之战曹操快顶不住了想撤,荀彧死活拦着,说再坚持一下必有奇迹。曹操统一北方的路线图,基本都是荀彧给规划的,他还给曹操推荐了一堆人才,简直是曹营的“HR总监”。

第一名:诸葛亮。诸葛亮嘛,三国里的“全能王”,文能治国,武能带兵,最牛的是在刘备还啥都没有的时候,给他画了个“三分天下”的大饼,后来还真让刘备一步步实现了。这事儿在冷兵器时代,简直跟神话似的。不光战略牛,治国也是一把好手,在益州依法办事,谁的面子不给,自己亲信马谡犯了错,该斩就斩,不含糊。北伐打了那么多年,老百姓也没怨言,严刑峻法却没人骂他,也就诸葛亮能做到。军事上,就凭一个州,把自诩正统的曹魏打得年年防守,皇帝曹睿吓得天天睡不着,结果诸葛亮一死,曹睿立马放飞自我,吃喝玩乐,跟卸下了大闸似的。

司马懿为什么排在三国谋士的最后面-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为什么违背洛水誓约)(图1)

诸葛亮一辈子没想过篡位,自己儿子、孙子都死在战场上,这份忠心,真没得说。


上一篇: 三国的一大猛将张飞-他生平犯过哪些错误 (三国的一大猛将是谁) 下一篇:为何都去投奔曹操-三国比较出名的五大谋士是谁 (为何都去投奔一个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