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被贬为平民?-三国时期廖立是什么身份 (为什么会被贬下凡间)
廖立,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
廖立,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一提起他,就得好好说说这人。
刘备去拜访司马德操,也就是水镜先生,问他现在天下局势该怎么看。司马德操说:“儒生俗士哪懂时务?识时务的是俊杰。这地方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答:“诸葛孔明、庞士元。”后来刘备向司马徽要人才,司马徽就给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所以不管怎么说,庞统在当时就跟诸葛亮齐名,是顶级的谋士。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蜀汉还有个谋士,能跟庞统并称奇才,就是廖立。但问题来了,这么个被诸葛亮看重的人,最后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诸葛亮一死他还大哭,这是为啥?
一
先说诸葛亮怎么评价他的。《三国志》里写,诸葛亮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该帮着咱们干一番大事业的。”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心里,廖立跟庞统是一档的奇才。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占了荆州大部分地盘,听说廖立是当地人才,就让他当州从事。没多久,廖立还不到30岁,就被提拔成长沙郡太守了。
要知道,那时候刘备在荆州就那么几个郡,廖立能当上其中一个大郡的太守,说明刘备是真看重他。跟他对着看,赵云跟着刘备南征北战那么多年,当时也才是个桂阳郡太守。这么一比,就知道廖立的才能多让刘备认可了。后来刘备带兵进益州,孙权派使者到荆州,顺便问荆州有哪些人才。诸葛亮直接说,廖立和庞统都是楚地最顶尖的。
二
这么看,诸葛亮心里廖立真跟庞统是一档的。但有意思的是,最后亲手断了廖立仕途的,也是诸葛亮——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建安二十年(215年),湘水划界,长沙郡归了东吴,廖立回了益州,刘备让他当巴郡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当汉中王,又把廖立召到身边当侍中。
汉朝的侍中,能进宫参与事务,相当于贴身信任的人了。廖立当上侍中,说明刘备更信任他了。章武三年(223年),刘备没了,刘禅继位,廖立被调成长水校尉。但问题是,刘禅只给了他个不太重要的长水校尉,跟诸葛亮、李严这些人比,差远了。
三
廖立心里能舒服吗?肯定不爽,就开始发牢骚,甚至直接骂刘备、关羽。他说刘备不该打汉中,该先跟东吴抢荆州;又说关羽有勇无谋;还说蜀汉用的都是些庸才,言下之意就是“像我这样的贤才被埋没了”。你想想,他这话一说,蜀汉上下全得罪了:骂刘备和关羽,刘禅能高兴?关羽、张飞那些后人下属能不恼火?还说满朝都是庸才,这不等于把所有文臣武将都羞辱了一遍嘛。
这下诸葛亮坐不住了,直接写奏章弹劾廖立,给刘禅上了。刘禅同意了,下诏把廖立废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也就是说,廖立不仅丢了官,还被发配到益州偏远地方,他在蜀汉的仕途,基本算到头了。
四
就这么着,廖立只能带着家人去汶山郡,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虽然没性命危险,但也没机会施展才华了。建兴十二年(234年),廖立听说诸葛亮没了,当场就大哭起来。为啥哭?他心里明白,诸葛亮一死,蜀汉更没人能让他官复原职了。要是诸葛亮还在,他还有点盼头;现在没了,彻底没希望了。
后来姜维带兵路过汶山,还去看过廖立。但姜维在蜀汉哪有诸葛亮那么大面子,哪敢提让他回来当官的事啊。廖立最后就在汶山郡老死了,他死后,妻子儿女才得以回成都。廖立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诸葛亮夸他,刘备也器重他。但持才傲物、口无遮拦,终究害了自己。跟庞统齐名,他本该在蜀汉谋士史上留下一笔,结果中途被废,就这么默默无闻了。你怎么看?欢迎说说你的想法,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