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有多大的权力-汉朝时期的司隶校尉是什么官职 (悲王在地府有多大的权力)

司隶校尉被称为汉朝的锦衣卫,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教科书上,历史影视作品中我们都知道,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驾驭不法群臣为目的设立了锦衣卫—明朝专有的军政搜...

admin
司隶校尉,说白了就是汉朝的“锦衣卫”。说到锦衣卫,大家可能都熟悉,明朝那帮直接听命皇帝、连宰相都得客气的狠角色。但你可能不知道,汉朝早就有类似的官职了,而且权势更大。 在教科书和影视作品里,我们知道明朝锦衣卫有多牛——直接对皇帝负责,逮谁都能抓,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当时谁见了锦衣卫指挥使不得恭恭敬敬?上到百官下到百姓,没人不忌惮这帮人。但鲜为人知的是,汉朝早就有这么个“狠角色”,它就是司隶校尉。这官职不畏权贵,战绩彪炳,权势甚至比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还猛。那司隶校尉到底是个啥?咋来的呢?咱们接着唠。 说起司隶校尉咋来的,得提个人,朱安世。这人在汉武帝那会儿,外号“阳陵大侠”。注意,这“侠”可不是后来那种行侠仗义的侠,而是“以武犯禁”,说白了就是靠武力横行霸道的主儿。史书没细说他具体犯了啥罪,但被武帝通缉后,他能在外面逍遥法外挺久,可见不是一般的为非作歹之徒。 当时汉武帝下令抓朱安世,结果迟迟没动静,急得够呛。而丞相公孙贺正为儿子公孙敬声的事儿焦头烂额——这小子擅自挪用1900万军费被抓了。公孙贺一看,抓朱安世这不就是救儿子的机会吗?于是主动请缨去抓人,武帝知道他的心思,答应了。公孙贺费了好大劲,还真把朱安世逮回来了。眼看儿子要被放出来,剧情却反转了。 朱安世进狱后,对公孙贺怀恨在心,听说公孙贺是为了救他才抓的自己,冷笑一声:“丞相这是要祸及全家啊!”接着在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还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埋木人,用巫术诅咒武帝。武帝一听炸了,下令彻查。这案子牵扯到丞相和公主,朝中谁也不想接这烫手山芋。武帝也觉得御史大夫和中丞不方便审,于是司隶校尉就这么诞生了,专门审这种“大案要案”。 司隶校尉这官职刚设立时,朝里一堆大臣和皇亲贵族不乐意。你想啊,平时官场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下全得被挖出来,谁愿意?但武帝铁了心,直接拨了1200精兵给司隶校尉,让他能督察、抓人、审案,甚至直接处决——权力大得吓人。 就这样,司隶校尉成了个特殊的监察官,专门盯着京师百官、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和弘农这七个郡的官员。当时的文武百官甚至皇亲国戚,谁敢惹司隶校尉?第一个上任的江充,就是“巫蛊案”的负责人,他直接镇压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叛军,把卫子夫一脉连根拔起。皇帝对司隶校尉的信任,远超丞相司直和御史大夫,这官职的权势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巫蛊案结束后,司隶校尉没被废除,一直延续到东汉。到了东汉,这官职地位越来越重,职权也越来越多。东汉初年,汉光武帝省了丞相司直,让司隶校尉和尚书令、御史中丞在朝会上都有专座,人称“三独坐”。 东汉灵帝那会儿,宦官专权,王甫、曹节这帮权阉把持朝政,养子门生遍布天下。当时有个叫阳球的渔阳人,年轻时郡里官吏羞辱了他母亲,他一怒之下带人灭了那官吏满门,结果不仅没事,还被举孝廉当了官。阳球特别讨厌王甫他们,但当时官小没权,只能拍桌子骂:“老子要是当上司隶校尉,看你们还敢不敢这么横!” 光和二年(179),阳球还真当上了司隶校尉,立马把王甫一家抓起来,严刑拷打后把王甫大卸八块,挂在城门上示众。把当时和王甫关系好、威震西羌的段颎吓得直接自杀了。 从这事儿也能看出,司隶校尉权力有多大,只有他能无权限地管官员。阳球靠着司隶校尉干掉了王甫,但也惹恼了宦官。他们反扑的关键,就是把阳球从司隶校尉的位置上弄下来。后来灵帝把阳球调到卫尉,没了司隶校尉这层“外壳”,阳球很快就被抓起来处死了。 可见司隶校尉是汉朝最重要的官职之一,政权中枢里的“卧虎”。《后汉书·董卓传》里说董卓称之为“雄职”,李傕专政时也自领司隶校尉。曹操夺权后,也领司隶校尉来抬高自己地位。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蜀汉的张飞和诸葛亮也先后干过司隶校尉。 有多大的权力-汉朝时期的司隶校尉是什么官职 (悲王在地府有多大的权力)(图1) 有多大的权力-汉朝时期的司隶校尉是什么官职 (悲王在地府有多大的权力)(图1) 有多大的权力-汉朝时期的司隶校尉是什么官职 (悲王在地府有多大的权力)(图1)


上一篇: 汉朝第一平定功臣是萧何还是曹参-刘邦是如何解决的 (汉朝第一人) 下一篇:汉朝的走势会如何-如果刘据登基称帝 (汉朝的走势会改变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