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臣李严的故事是怎样的?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李严的 (三国名臣李严简介)
李严的故事是怎样的?李严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李严?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李严生平简介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
李严这人,三国蜀汉里挺有意思的一个角色。他的故事咋样?最后咋死的?后人咋评价他?今天就来聊聊。
先说说他生平吧。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后来改名李平,三国蜀汉的重臣,跟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临死前托孤的大臣。
公元231年,北伐的时候,李严负责押粮草。结果赶上下雨路难走,粮草送晚了。他倒好,不想着担责任,反而怪诸葛亮北伐,说都是北伐的错,搞得诸葛亮只能退兵。这么一搞,李严就被废为平民,发到梓潼郡了。
到了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没了,一下子就病倒了。他之前总盼着诸葛亮能再起用他,觉得除了诸葛亮,别人肯定不会用他了,这么一想就气得病倒了。
早年经历怎么样呢?年轻时候,李严在郡里当吏员,挺有才干的,刘表就派他到各县去任职。曹操打过来的时候,他正好当秭归县令,干脆往西跑去了蜀地,刘璋让他当了成都县令,又得了个“能干”的名声。
213年,李严替刘璋守绵竹,结果带着人投降了刘备,刘备让他当裨将军。平定成都后,他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那时候益州挺乱的,刘备就让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加上李严这五个人,一起搞了个《蜀科》,后来成了蜀汉法律的底子。
218年,马秦、高胜这些人在郪县造反,招了几万人,打到资中。刘备当时在汉中,李严不等援兵,带着自己郡里的五千人就去了,把马秦、高胜给砍了,剩下的人全跑了。没多久,越巂郡的高定围攻新道县,李严又去解了围,刘备就封他辅汉将军,还让他接着当太守。
在犍为太守任上,他确实有两下子:凿通了天社山,修了沿江大道,把郡城整得漂漂亮亮,老百姓都夸他,说“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不过这人性格孤傲,不好相处,还给自己盖大房子,郡功曹杨洪反对他迁官邸,气得杨洪直接辞职了。后来都督江州,又跟牙门将王冲闹矛盾,王冲怕被他整,直接叛魏跑了。他这人还特清高,跟护军辅匡这些人地位差不多,却从不主动来往。
222年,刘备伐吴败了,把李严叫到永安,让他当尚书令。第二年刘备快不行了,就跟诸葛亮一起托孤,让李严当中都护,管内外军事,守永安。223年,他又被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伐魏,想调李严去镇守汉中,李严找各种理由不去,反倒想让诸葛亮分五个郡给他当巴州刺史,诸葛亮没答应。之前他还劝诸葛亮受九锡、称王,被诸葛亮骂了一顿,俩人关系就慢慢不好了。同乡陈震出使东吴前,跟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这人心术不正,诸葛亮觉得“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暂时忍了。
230年,曹真要打汉中,诸葛亮让李严带两万人去汉中阻击。李严不想离开江州,私下传话说司马懿要招降他,诸葛亮知道后,上表升他骠骑将军,让他儿子李丰接替管江州,他才肯去汉中。诸葛亮让他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他这时候改名叫李平了。
231年春天,诸葛亮出祁山,李平负责督粮草。夏天下雨,粮草送不上,他派狐忠、成藩跟诸葛亮说退兵,诸葛亮答应了。结果李严听说退军了,又假装惊讶:“军粮不是够吗?咋退了?”想甩锅说自己粮草没问题,是诸葛亮退兵错了。他又上奏后主,说“军是假装退兵,引敌人决战”。诸葛亮就把他的前后信拿出来,他的矛盾暴露了,只能认罪。于是被废为平民,流放梓潼。
那李严的墓在哪儿呢?在四川梓潼县城东南。他被贬到梓潼当平民,到234年死的时候,在那儿住了三年,就葬在那儿。以前有碑表,不过文革的时候墓被毁了,碑也没了。
他干过啥好事呢?在犍为当太守那会儿(214到222年),他修了蒲江大堰,也叫“六水门”,把江两岸连起来了。东汉末年战乱多,都江堰这些水利工程都坏了,他整治了一下,对当时的生产有好处。后来南宋有个叫李心传的进士,还觉得眉州的通济堰是李严那时候搞的呢,影响挺大。
别人咋看他呢?诸葛亮评价他:“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这是说他前期还行,后面又说:“平为大臣……迷罔上下……”大概就是说他心思不正。陈寿则说他:“都护李严性自矜高。”还提了彭羕、廖立这些人,说他们招祸都是自己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