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过哪些官职-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杜恕是什么出身 (担任过哪些职务)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杜姓士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关中郡姓的代表之一,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名人辈出,东汉时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并不是杜预,而是他的父亲杜...
京兆杜氏,这名字听着就挺有历史的,是中国中古时候一个在京兆郡扎根的杜姓士族,南北朝那会儿可是关中郡姓里的代表之一。这家族历朝历代当官的多,名人也不少,东汉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不过今天咱不聊杜预,说说他爹杜恕。
杜恕,字务伯,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杜氏这个大家族。往上数,他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人,亲爹是尚书仆射杜畿。太和年间(227—232年)他当上了散骑黄门侍郎,这人性格挺实在,在朝里当官也不搞拉帮结派,一门心思扑在公事上。每次朝廷讨论政事,他都会按规矩来说理,有啥说啥,因为这个,侍中辛挺器重他的。
没多久,镇北将军吕昭当上了冀州刺史,杜恕就上书劝谏,说官员们得专心干正事,别老搞结党营私那一套,君主也得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后来满朝大臣讨论制度增减的时候,杜恕觉得,要是用一个人却不让他把本事全使出来,那再有才也没啥用啊。能看出来这人挺直率,不拿权力谋私利。接着杜恕去弘农郡当太守,干了几年又转去赵王曹干那儿当辅相,后来生病辞了职。病好了之后,他当上了河东郡太守,一年后改任淮北都督护军,又因为身体原因提出辞职。没过多久,朝廷任命他做御史中丞,在朝里的时候,他不愿意跟那些人同流合污,也没搞什么抱团取暖的小团体,所以人际关系处得一般,老在外面待着。
杜恕要去幽州当刺史前,袁侃就提醒他:“跟程喜处事儿得小心点儿。”杜恕没当回事儿。他到任还不到一个月,有个鲜卑大人没走关塞,直接带了几十个骑兵就闯到州府里了,州里不知道啥原因,杀了个鲜卑人还没上报。程喜知道了,立马一纸诉状把杜恕告了,杜恕被送到廷尉,判了死刑,不过因为他爹杜畿当年为国家造船死了,才免了死罪,贬为平民,迁到章武郡,那一年是嘉平元年(249年)。
到了嘉平四年(252年),他就死在了迁移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