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下哪些相关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孙权 (他留下哪些相似之处)
孙权,即吴太祖,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在位共23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长兄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208年,他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
孙权,就是后来的吴太祖,字仲谋,三国时候东吴的扛把子,在位23年。200年,他哥孙策让人给刺了,他就接手了江东的摊子。208年,跟刘备搞了个孙刘联盟,在赤壁把曹操打得够呛,这下三国鼎立的架子就搭起来了。229年,他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没多久又迁都建业。当了皇帝后,他搞农官、屯田,设郡县,还一直收拾山越。252年孙权死了,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在蒋陵。
轶事典故
出生传说
《搜神记》里说,孙权妈怀他的时候,梦见了太阳飞进怀里。之前怀孙策是梦见月亮,他爹孙坚听了乐坏了,说“日月可是阴阳的精华,这孩子得有多富贵啊”。
外貌奇伟
孙权长得那叫一个气派,有帝王相,手下人都叫他“至尊”。《江表传》记载他出生时脸方方的,嘴巴大,眼睛特别有神。东汉派来的使者刘琬给他哥们儿相面,说孙权最高大挺拔,有大贵之相,还是兄弟里最长寿的。裴松之注里说他“紫髯将军,长上短下,骑马射箭特厉害”,《世说新语》还说司马懿和桓温都长得跟他有点像。
乘马射虎
孙权就爱打猎,天天骑马射老虎,早出晚归。有次在庱亭射虎,老虎扑上来差点上了马鞍,孙权拿双戟扔过去,老虎受伤跑了,他手下张世再用戈补了一刀, finally 抓住了。张昭劝他:“当君主的得驾驭英雄,怎么能天天在野地里跟猛兽较劲?万一出点事,不让人笑话?”孙权当时道歉说“年轻考虑不周”,但该射还是射,后来做了个射虎车,敞着篷子在里头射,有野兽扑过来他还亲手搏斗,张昭劝他他就笑,不搭话。苏轼后来写“亲射虎,看孙郎”,说的就是他。
不记前仇
孙策管江东的时候,让吕范管钱。孙权年轻,跟吕范借钱借物,吕范非要告诉他哥孙策,孙权当时记恨上了。后来孙权当阳羡长,自己偷偷花公款,孙策要查,功曹周谷就给他做假账,孙权挺满意他。等孙权掌权后,觉得吕范忠诚,特别信任,周谷会骗人,造假账,就不用了。吕范死后,孙权路过他墓,忍不住喊他字:“子衡!”说完眼泪哗哗的。
嘲啁无方
孙权这人风趣,爱开玩笑。有次跟侍中郑泉说:“你老当众劝我,让我多没面子,不怕我生气?”郑泉回:“听说贤明的君主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朝廷能畅所欲言,不都因为您器量大嘛。靠着您的恩情,我不怕逆鳞。”有次宴会上,孙权故意说要治郑泉的罪,郑泉走到门口还回头看,孙权喊他回来,笑问:“你不是不怕我生气吗?还老回头?”郑泉说:“我知道您疼臣下,肯定没性命之忧,就是出门被您英姿迷住了,多看两眼。”
大将朱桓出征,孙权送行,朱桓突然端着酒杯说:“您长得像圣人,该君临四海,用重臣清叛逆。现在我要走了,能摸摸您胡须,死而无憾。”孙权就靠案几伸头,朱桓摸了胡须感叹:“今天算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他还逗过费祎、诸葛瑾、诸葛恪他们。
爱护臣下
孙权老用臣下的字称呼他们,关系特别铁。凌统的手下战死了,他难过得不行,孙权用自己的袖子给他擦眼泪,说:“公绩,死了的已经死了,有你还在,怕没人吗?”凌统受伤,孙权留他在船上帮他换衣服。凌统早死留下俩小儿子,孙权接到宫里,疼得跟亲生孩子似的,见客人就说:“这是我的虎子呀。”
提拔囚虏
孙权打下荆州,众将都归附,就潘濬装病不见。孙权让人抬床把他接来,潘濬还蒙着脸哭,孙权喊他字:“承明啊,以前丁父是鄀的俘虏,楚武王用他当将;彭仲爽是申的俘虏,楚文王让他当令尹,都是楚地的贤人,俘虏照样提拔。你不肯降,是觉得我跟古人不一样?”说着给他擦眼泪,潘濬就下地拜谢了。孙权用他当治中,荆州的事都问他。
宝剑六柄
崔豹《古今注》说孙权有六把宝剑,叫“吴六剑”,分别是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古今刀剑录》还说,他黄武五年的时候,用武昌铜铁造了千把剑、万把刀,长三尺九寸,刀头方刻着小篆“大吴”。
人物评价
汉末三国
刘琬:“我看孙家兄弟都挺有才,但都没好下场,就中弟孙权,相貌奇伟,骨体不寻常,有大贵之相,还最长寿,你们记住。”
孙策:“带江东的人跟天下争锋,我不如他;举贤任能保江东,他不如我。”
曹操:“生儿子就该像孙仲谋,刘景升那儿子简直猪狗不如!”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不好伺候,我可不能再见他。”
钟繇:“看孙权,反而觉得更妩媚。”
周瑜:“①现在主人亲贤爱士,纳奇录异。②将军您神武雄才,又有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兵精粮足,英雄都愿意效力。”
鲁肃:“①将军神武,是命世之才。②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东英豪都归附他。”
张辽:“以前有个紫髯将军,长上短下,骑马射箭很厉害。”
程昱:“孙权有谋略。”
陈琳:“天道助顺,人道助信,孙权杀盛孝章(君主),杀孙辅(兄长),残仁贼义,太过了。”
贾诩:“孙权能识虚实。”
陆逊:“陛下您神武,破操乌林,败备西陵,擒羽荆州,这三个都是当世雄杰,都被您打败了。”
诸葛亮:“①孙权占据江东,三代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为他效力。②现在有人说孙权满足现状,不会北上,这是错的。他不是不想北上,是能力不够,跟我们打不赢。”
刘晔:“①孙权有雄才。②孙权善用兵,能根据情况变化。”
彭羕:“我以前跟诸侯打交道,觉得曹操残暴,孙权无道,只有主公有霸王之器,能创业。”
邓芝:“大王是命世之英。”
刘禅:“吴王孙权同我们共患难,暗中合谋,牵制敌人。”
赵咨:“聪明仁智,雄略之主……纳鲁肃于凡品,是聪;拔吕蒙于行阵,是明;获于禁不杀,是仁;取荆州不流血,是智;据三州虎视天下,是雄;屈身于陛下,是略。”
冯熙:“吴王体量聪明,善于用人。赋政施事都咨询,教养宾客,亲贤爱士。赏不避仇,罚必及罪,臣下都感恩戴德,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没饥荒,是金城汤池的强国。”
刘基:“大王能容贤蓄众,所以海内都望风归附。”
陆凯:“先帝时,后宫女子和织女不满百人,粮食有余。先帝死后,幼、景在位,变得奢侈,不学先帝。”
朱治:“讨虏聪明神武,继承基业,招揽英雄,事业日隆,就算萧王在河北也比不上,肯定能成就王业。所以刘备远来求救,天下都知道。”
两晋
陈寿:“孙权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能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但性多嫌忌,爱杀人,晚年更甚,导致子孙被废,国家灭亡,可能是这个原因。”
孙楚:“吴先主起于荆州,刘备吓得逃巴岷,靠江湖之险,跟我们东西呼应,抗拒中原。”
陆机:“吴桓王用武,太祖成德,聪明睿达,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拔吕蒙于行伍,识潘濬于俘虏,不欺人,不怕权逼,所以忠臣竞献谋,志士尽力,成就大业。”
华谭:“①先主靠母亲和臣子的辅佐,才能平定百越,称制南州。②陈敏凶狡,七弟无能,想学桓王、大皇,恐怕贤臣不答应。”
裴松之:“孙权废无罪之子,是祸乱的兆头。他愎谏违众,用万人去宣达锡命,不爱民,太昏虐了。”
孙盛:“①国将兴听民,国将亡听神。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还搞符命求福,亡国之兆明显。②孙权养士倾心竭思,哭周泰、殉陈武妾、请吕蒙命、育凌统孤,所以能屈强荆吴。但霸王之道要大远,他搞这些琐事,致远恐泥。”
虞溥:“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知名于父兄。”
《荆州先德传》:“权好嘲戏以观人。”
唐宋
王勃:“孙仲谋承父兄之业,用瑜肃之谋,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休穆之才,造子布之门,能南开交趾,东届海隅,地方五千里,带甲数十万。”
朱敬则:“孙仲谋靠父兄之资,守江海,不敢争中原,自守不足,何足言?”
徐夤:“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司马光:“大帝承父兄之烈,师友忠贤,赤壁之战决策定虑,摧大敌,非明勇能如此?奄有荆扬,传祚累世,宜矣。”
苏轼:“①亲射虎,看孙郎。②孙权勇而有谋,不能用声势吓倒他。”
苏辙:“①吴大帝用贤将抗衡中原,曹公都怕他。后来老臣死光,喜欢诸葛恪的劲悍,把后事托给他,结果兵败,僚友遭殃,吴越之民陷于炮烙,国随以亡。②曹操、孙权、刘备都知以才取人,不知以不才取人。世言孙不如曹,刘不如孙。”
晁补之:“吴人轻而无谋,自古记之。孙坚、孙策无王霸器,靠周瑜、鲁肃辅权嗣立,权稍持重,才建吴国。”
何去非:“权之勇决不如父兄,但审机察变,持保江东,有焉。”
吕祖谦:“孙权起江东,拓荆楚,北图襄阳、西图巴蜀不得。北敌曹操、西敌刘备,皆天下英雄,所用将帅一时之杰,权胜之才能定国。后曹公死,丕、叡继世,中原有衅,权名将死尽,亦老矣。”
萧常:“权承父兄资,勇而有谋,愤曹操窃国,有讨贼志;乌林之捷,一时隽功。后关羽围襄阳,降于禁,威振北方,操欲徙都以避,权若与羽协力,可图操兴汉。今反袭羽媚曹,不能降意帝室,昭烈不能混一,由此故也。他日虽有犄角之功,无及矣,惜哉!”
辛弃疾:“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叶适:“权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残民以逞,终无爱利之意,身死而后不复振,操术使之然也。”
元明清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奄有荆扬,常北向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保据江淮,与汉魏鼎峙,先起后亡,非智勇足抗衡,国势便利然也。”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朱元璋:“君臣以敬为主,孙权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臣亵父,失君臣之礼。”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孙承恩:“仲谋强明,委任才智,听言能断,业乃鼎峙,倍义负汉,屈身事曹,传世四君,霸图亦消。”
王夫之:“①先主知人任人,不及仲谋远矣。②于子瑜、陆逊、顾雍、张昭,委任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笃,岂不贤哉?③孙文台奋身郡将,讨董卓,复雒京,父子三世,退保吴楚,民不受兵者百余年。”
吕履恒:“仲谋才志拟难兄,江左开基事竟成。仇国称臣缘底急,同盟归妹却相倾。南邦文武材何在,东鄂江山迹已更。惟有遗宫传避暑,古苔荒草对孤城。”
王懋竑:“至权时,张昭、张紘虽见尊礼不复任用,昭且几不免,翻竟以窜死,惟顾雍、潘濬从容讽议得安有位。陆逊有大功而以数直谏愤恚而卒,周瑜、鲁肃幸早死不与陆逊同祸而恩不及嗣。所爱重者惟吕蒙、凌统、甘宁、周泰辈,以视策万万不逮矣。保有江东以有吕蒙辈为之用得其死力,不能廓大基业窥中原亦以此。”
赵翼:“①孙氏兄弟用人有不可及者。②人主自悔过,开诚告语如此,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大破蜀,势愈强,则魏欲与盟而不受,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元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改元而仍称吴王,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