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4-原文赏析及白话译文-外篇·天地-庄子-哲学名作 (原文欣赏)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战国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一部道家学说汇总,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

admin

《庄子》,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南华经》,战国时候庄子带着他弟子们写的,算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了。跟《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听着就挺玄乎的,里面不光有哲学,还有人生、政治、艺术啥的,连宇宙怎么来的都聊,简直就是一本“古代百科全书”,不过是用寓言讲的,特有意思。

《天地》这一篇,属于《庄子》的“外篇”,开头俩字“天地”就是篇名。整篇分了十四个小部分,核心就一个词儿——“无为自然”。庄子觉得“天”和“地”都是元气生的,万物的老祖宗,一个高高的在上,一个厚厚的在下,所以用“天地”开头。说白了,这一篇就是在说“别瞎折腾”,顺其自然才是硬道理。

下面是原文: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4-原文赏析及白话译文-外篇·天地-庄子-哲学名作 (原文欣赏)(图1)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4-原文赏析及白话译文-外篇·天地-庄子-哲学名作 (原文欣赏)(图1)

白话译文大概是这么回事:

子贡去楚国玩了一圈,回来晋国的时候路过汉水南边,看见一老头儿在菜园子里整地,挖了条地道通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累死累活一天也浇不了几块地。子贡就说:“现在有机器,一天能浇上百块地,还不费劲,您不想试试?”老头儿抬头问:“咋弄?”子贡说:“用木头做个机器,后重前轻,提水跟抽水似的,快得像开水往外冒,叫桔槔。”老头儿脸一变,笑着说:“我老师说过,有机器就有机巧事,有机巧事就有机心。机心在胸中,纯白的心就不全了。心不全,神就不定,神不定,道就不容了。我不是不知道,就是觉得丢人,不干。”子贡听了,满脸羞愧,低头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问他:“你干啥的?”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老头儿撇撇嘴:“哦,你就是那个学得挺多,老想当圣人,到处显摆,自己弹自己唱卖名声的人吧?你先把自己的神气忘了,把身子骨放轻松点,说不定能懂点道!你自个儿都管不好,还管啥天下?赶紧走,别耽误我干活儿!”

4-原文赏析及白话译文-外篇·天地-庄子-哲学名作 (原文欣赏)(图1)

子贡低着头走了三十里,脸色才缓过来。弟子问他:“刚才那人谁啊?您咋见了跟丢了魂似的?”子贡说:“以前我以为天下就我老师一个圣人,没想到还有这种人。我老师说过,办事要能成,功要多,力气要少,这是圣人之道。现在看来不对。守道的人德才全,德全形才全,形全神才全,神全才是圣人之道。那种人跟大伙儿混在一起,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心里特淳朴。功利机巧?他们压根儿不care。不是自己想的,不做;不是自己认的,不理。天下夸他,他不在乎;天下骂他,他也不在乎。这叫全德的人啊!我嘛,就是个心里七上八下的凡人。”

子贡回了鲁国,跟孔子说了这事儿。孔子说:“那是学浑沌氏那一套的。他们懂浑沌的道理,不懂变通。修自己行,不管外面世界。那种明明白白、返璞归真、逍遥过日子的人,你当然觉得奇怪。浑沌氏那套,我和你哪懂啊!”


上一篇: 迎来会员大结局-良言写意-终将迎来双向奔赴的甜蜜结局 (迎来会员大结局怎么写) 下一篇:后汉书·应劭传-原文及译文-节选自应劭传 (后汉书·应劭列传翻译)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