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近代史上一位开明的君主-泰国曼谷王朝国王朱拉隆功简介 (泰国近代史上战乱)
朱拉隆功,泰语,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英语,Chulalongkorn,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即拉玛五世,中文名为郑隆,为泰国,原称暹罗,曼谷王...
朱拉隆功,泰语里叫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英语是Chulalongkorn,1853年出生,1910年走的,就是咱们常说的拉玛五世。中文名郑隆,是曼谷王朝的国王,1868年登基,那年才15岁,在位42年。他是拉玛四世第九个儿子,生下来就被封亲王,从小爹妈(主要是爹)特别疼他。8岁亲妈没了,拉玛四世给他封了个昭华公勐,王族第五等爵位,还刻在金版上,挺有仪式感。14岁又升到昭华公坤,第四等了。
朱拉隆功小时候受的是英国式教育,跟着英国女家庭教师安娜学英语,说得特溜。不光学泰文、英文、巴厘文、梵文,还练射击、武术、骑马、骑象,喜欢历史和文学。拉玛四世那时候就开始琢磨西方,为了培养他当接班人,上朝总带着他,让他学怎么管国家。1868年8月,拉玛四世去看日全食,回来染上疟疾没了,朱拉隆功接班,才15岁,没到法定年龄,就由军务总长昭帕耶·素里旺摄政。他趁机跑国外考察,1870、71年去了新加坡和爪哇,1872年底又跑印度,这可是泰国国王第一次出国巡幸,转完一圈他特感慨:国家太穷太落后了,得赶紧培养新人。回来就在皇宫开了两所学校,教泰文和英文,叫“玫瑰园学校”,以前都是寺院教书的,这下算开新篇了。
1873年他20岁,正式加冕掌权。这时候暹罗可不太好过。国内还是老一套封建社会,土地和老百姓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日子苦,动不动就往山里跑。国际上更糟,西边英国占了缅甸,南边在马来半岛搞殖民地,东边法国把越南变成保护国,还盯着柬埔寨,周围邻居一个个被殖民,暹罗感觉下一秒就要被吞了。朱拉隆功自己都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捍卫我们的领土”,丹隆也提醒“外国列强现正威胁暹罗的安全,如果我们不能改组行政,我认为将危及我们的安全,也会使我们丧失独立”。他就夹在英法中间,当缓冲地带,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不改革真不行。
朱拉隆功这人挺有想法,知道不改革不行。他先从奴隶制下手,1874年废了,规定1868年后出生的奴隶儿子都算自由民,家生奴21岁放生,还废了债务奴。后来又搞教育,1870、71年跑新加坡、爪哇、印度转了一圈,回来就在皇宫开了两所学校,教泰文和英文,叫“玫瑰园学校”,以前都是寺院教书的,这下算开新篇了。他还把宫廷里那套老规矩改了,穿西服,不用跪拜,废除肉刑,以前男人头顶留一圈短发,其余剃光,他改成了西式长发,看着就精神多了。1881年办了宫廷侍卫学校,后来成了朱拉隆功大学,还开了图书馆。1887年仿欧美建了教育部,又办陆军军官学校、士官学校、海军学校,培养现代军事人才。军事上,废了战时募兵制,建常备军,1905年开始搞义务兵役制,还重点加强了海军。财政上,废了包税制,杜绝包税人贪钱,把王室府库和国库分开,免得乱花钱。到他晚年,国家财政年年赚,没外债没内债。司法、铁路、公路、邮电也没落下,国家稳稳当当往上走。
但他也有难处。1893年法国找茬,炮舰开进曼谷河,逼签《曼谷条约》,把老挝割走,还要赔300万金法郎,他气得大病一场,差点不治。1904年又签条约,彻底放弃湄公河以东的土地。晚年还割了领土,才让英法取消治外法权,独立是保住了,代价是丢了好多地。
1909年,他走前一年,暹罗财政收入6000万铢,相当于清朝的39%,人均是清朝的17.3倍,那时候华侨都往暹罗跑,以前哪有这事儿。1910年10月,哈雷彗星出现,老人们说不吉利。10月1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走,两周后,57岁的朱拉隆功也因肾衰竭在兜率宫没了,终年58岁。他儿子拉玛六世接班。早些年各界就给他捐了铜像,现在立在曼谷新皇宫外,每年他去世那天,政府都去铜像前搞纪念仪式,叫“铜马点灯日”,挺重要的节日。后人尊他“大帝”,他和明治天皇一个时代,都是少年继位,面对西方压力改革,但他个人作用比明治天皇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