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辛弃疾希望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遂作-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的愿望)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

admin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官员、将领,也是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和苏轼合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他的《玉楼春·戏赋云山》,读完感觉挺有意思的。

辛弃疾希望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遂作-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的愿望)(图1)

先看看词本身: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那时候辛弃疾的上饶带湖住着住着着火了,他就搬到了铅山的期思渡别墅,那儿有眼清泉,长得像瓢,他干脆就叫它“瓢泉”。这首词就是他在瓢泉时写的,题目叫“戏赋云山”,说是随便写写云和山,但读着读着感觉没那么简单。

表面看是写云和山的变化,但总觉得辛弃疾心里藏着事儿。他一直主张抗金,老是被投降派打压,可就像这青山,虽然被浮云遮一会儿,但终究还在那儿,力量不会消失,反而会一直挺着。

辛弃疾希望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遂作-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的愿望)(图1)

开头这两句就绝了!“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谁半夜把山推走了?哦,原来是四面浮云啊。这里用了《庄子》的典,但辛弃疾用“推”字比黄庭坚的“持”字更灵动,感觉山是被轻轻推倒的,浮云像个调皮鬼,猜来猜去,一下子活起来了。要是用“知”字,就没这股子灵气了,读着也闷。

平时常对着两三座山峰,结果跑遍溪头都找不着。辛弃疾为啥这么执着找青山?因为青山是他的知音啊。他在瓢泉盖茅草房,“青山恰对小窗横”;他觉得青山“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还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青山就是他的精神寄托,找不着能不着急吗?

下片突然转了,西风一吹,浮云飘走,东南天边忽然立起一根柱子——是青山!“瞥起”“忽见”这两个词用得妙,那种惊喜一下子就出来了。但辛弃疾没直接说自己多开心,反而写老僧拍手笑:“且喜青山依旧住。”老僧都替他高兴,这青山没被浮云带走,还在呢!通过老僧的反应,反而把词人心里那份踏实和喜悦烘托得更足了。

整首词读着明快又活泼,哪里是“戏赋”,明明是把心里那股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劲儿写进去了。辛弃疾虽然被贬,但词里一点颓丧都没有,反而透着股乐观,这才是“词中之龙”的气度。


上一篇: 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蓝焰突击-主演阵容有谁 (某某主要讲了什么) 下一篇:累迁鹰扬将军-出身将门-江夏相-东晋时期名将朱序简介 (鹰扬将军是什么官职)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