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清朝最鼎盛时期都打不下的缅甸到底有多强 (清朝最鼎盛时期是哪位皇上)

所谓盛世,无非就是天下大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对于百姓来说,无非就是能吃饱饭不挨饿,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到了700余万顷,大量的水利工程为粮食产量连...

admin

啥叫盛世?说白了,就是政局稳、经济好、文化兴,国力强。对老百姓来说,其实就一条:能吃饱饭,别挨饿。乾隆三十年(1765年),全国能种的地儿扩大到700多万顷,修了一堆水利工程,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江南那边的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得比当时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牛。就算不停地降低征税标准,政府财政收入还是蹭蹭涨。人口也恢复并超过了明朝及之前那些统治中原的朝代。

清朝最鼎盛时期都打不下的缅甸到底有多强 (清朝最鼎盛时期是哪位皇上)(图1)

可就在这时候,清朝跟缅甸干了一架。结果挺让人意外,清军愣是没把缅甸彻底打服,最后也就换来个表面上的臣服。

明朝快完蛋那会儿,缅甸的贡榜王朝起来了,兵力越来越猛,老在中缅边境捣乱。到了乾隆年间,缅甸想吞并东南亚,老往清朝西南边跑,云南的土司们急眼了,一次次求朝廷帮忙。可那时候清朝正跟准格尔打得不可开交,实在顾不上西南这边。

乾隆当时说缅甸这地方,虽然偏,但明朝时候还归咱们管呢,也不是不能降服。可地方太远,得好好琢磨。要是能不动用太多兵力就搞定,那不妨试试;要是得劳师动众、搞得鸡飞狗跳,那就不是稳重守边了。

新疆平定后,乾隆就把目光挪到西南了。缅甸贡榜王朝好几年一直骚扰西南,可清朝对缅甸里面啥情况、兵力咋样、跟暹罗打得怎么样,一概不知,觉得就靠云南那一万多绿营兵,就能把缅甸给拿下了。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正式开打。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军对缅甸一无所知,第一次打输了。乾隆气坏了,赶紧把他器重的大臣杨应琚派了过去。 清朝最鼎盛时期都打不下的缅甸到底有多强 (清朝最鼎盛时期是哪位皇上)(图1)

杨应琚本来是陕甘总督,调到云贵总督,对这边根本不熟。可打了场小胜后,他更觉得缅甸没啥可怕的,觉得“派五十万兵,带一千门大炮”,就能把缅甸镇住,把那些归缅甸的土司招安过来。

没想到啊,云南的绿营兵好久没打仗了,火器还比不上缅甸的遂发枪,战斗力拉胯。加上将领本事不行,又不熟悉地形,跟缅军打,回回输。他们只能一层层瞒报,假报捷报。乾隆知道真相后,把杨应琚抓进京城赐死了,可败局已经定了,第二次还是输了。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让平定回乱的名将明瑞来管征缅的事,统领云贵军队。这次乾隆想彻底搞定缅甸,下旨说“这次咱们兵强马壮,肯定能赢。缅匪可能会被咱们吓到,假装认错求和,明瑞你可别心软,轻易答应投降。不把他们杀光,就显不出天威。打下他们的城,就得杀了他们的头头。攻下来后,在那儿分几个土司,让那边永远安稳。”

结果明瑞到了云南,两次输了都没让他清醒,还是看不起缅军。缅军北路守住要道,南路把粮食藏光、诱敌深入,明瑞果然中计,带着军队往里冲,不仅军事上输了,自己还死在了战场上。

第三次大战打完,清军用血的教训让乾隆重新认识了缅甸的实力。把缅甸划进版图的话不提了,可战败丢了地,乾隆为了“天朝上国”的面子,死活不同意议和,说缅王既然认错了求降,必须亲自来投降,或者派大臣来。

缅王肯定不干。乾隆三十四年二月,不甘心的乾隆亲自在太和殿给傅恒授了印,还把自己穿过的盔甲送给了富察·傅恒。在他心里,傅恒就是那张能踏平缅甸的王牌。

傅恒带着乾隆的期望,往猛拱、猛养那边走了两千多里,没遇到啥抵抗,跟逛大街似的。可谁也没想到,清军在老官屯碰了硬钉子,怎么攻都攻不下来。傅恒调集主力猛打了二十多天,炮轰、火攻、挖地道炸,啥招都用了,就是拔不掉这颗钉子。赶上瘟疫帮忙,清军水陆军三万多人,最后只剩一万多。连傅显、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副都统永瑞、提督五福、叶相德这些大将,都让恶性传染病给带走了,主帅傅恒也病倒了。

这情况,清军里厌战情绪越来越重。缅军呢,第四次还没打呢,就想停战。于是两边前线将领没等皇上同意,自己就决定议和停战。商量来商量去,十一月十六日正式签了和约,缅军14个将领,清军12个将领,代表双方画押,还互送礼物,停战了。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恒刚回北京没多久,也病死了。

五年里,双方打了四场大仗,清庭花了911万两白银,结果就打了个平手。其实啊,战后缅甸老老实实称臣纳贡?根本没那回事,还写了一封不太客气的信来。乾隆没法打第五场,只能先放一边不管了。

后来乾隆老吹自己有“十全武功”,自封“十全老人”,可晚年他也承认,“五十多年打了八仗,就征缅这一仗不算成功”。

乾隆刚即位时挺拼的,政治、经济、文化、国家统一,都搞得不错。那几十年国家稳、经济好、国库满,确实算盛世。要是他能一直这么拼,历史可能就不一样了。可他后来沉迷在“盛世圣绩”的奉承里,开始享乐,花钱没节制。等他宠信的和珅上台,立马搞了个全国性的贪污网,可以说,清朝的官场从这时候开始烂根了。

清缅战争其实是个警告。18世纪已经是火器时代了,缅甸跟世界接轨,用当时最先进的燧发枪,一次次把不肯睁眼看世界的清廷打回去。有将领见过西洋火器的厉害,建议乾隆发展火器,可乾隆觉得“骑射才是满洲的根本”,根本没理。

乾隆五十三年,马戛尔尼使团来了。他们带了欧洲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好东西,可乾隆觉得这些是“奇技淫巧”,就这么决定了这些东西的命运,还有大清的未来。毕竟这年四月,缅甸贡榜王朝一直没脱离朝贡体系,为了应付暹罗这些国家的压力,主动跟清朝搞好关系,派使者送表纳贡,又回到朝贡体系里了。


上一篇: 张飞逃跑忘带刘备的夫人-刘备为何没有怪罪他 (张飞逃跑时忘带刘备老婆) 下一篇:吴三桂在缅甸射死永历帝-多年后出现了一个名字特别的小族 (吴三桂在缅甸将谁绞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