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徐庶进曹营后怎么样了)

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增加了徐庶这位谋士的情节,促使其在民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过,就,三国志,等正史中的徐庶,实际上则相...

admin

徐庶进了曹营,怎么好像就没被曹操重用呢?这事得从208年说起。那会儿曹操南下,徐庶他娘被曹军抓了,徐庶是个孝子,只能跟刘备辞别,跑去曹营。可自打208年到了曹操那儿,徐庶就像消失了一样,直到220年曹操去世,才在曹丕的劝进表上看到他,改名叫徐福。黄初四年(223年),他在魏国当上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听着官名挺唬人,实际呢?就是个虚职,没啥实权。

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徐庶进曹营后怎么样了)(图1)

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还在打听徐庶的消息呢。《魏略》里记载,他听说徐庶和石韬(石韬在魏国当过郡守、典农校尉,官职也不高)混得一般,就叹了口气说:“魏国人才这么多吗?怎么他俩就没被重用呢?”

诸葛亮这一声叹,估计挺复杂的。想当年在荆州,诸葛亮跟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四个关系特铁,人称“诸葛四友”。徐庶在魏国当的这个右中郎将,东汉时候中郎将基本就是挂个名,比将军低,比校尉高,但没啥实权;御史中丞呢,就是给皇帝提意见的,同样没地位。石韬好点,当过郡守,但郡守在刺史下面,也就比县令高点,说到底还是个地方小官。

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徐庶进曹营后怎么样了)(图1)

反观另一个好友孟建,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当过凉州刺史、征东将军,都是实打实的大官。诸葛亮后来给司马懿写信,还特意让杜袭替他向孟建问好呢。这么一对比,徐庶和石韬确实有点憋屈。诸葛亮肯定觉得,凭他俩的才能,不该混成这样。

再往深了想,诸葛亮叹气,可能也是发愁魏国人才太多。蜀汉这边顶尖谋士就他一个,庞统、法正早没了;魏国那边呢,武将夏侯家、曹家一堆,文臣陈群、司马懿、贾诩、刘晔个个都是狠角色。徐庶、石韬这种级别的人才,在魏国根本排不上号,诸葛亮北伐本来就难,碰上人才济济的魏国,心里能不急吗?

还有一层,估计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想当年在荆州,大家都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转眼几十年过去,东汉没了,三国鼎立,诸葛亮和这几个好友各为其主,连坐下来喝杯酒都难。徐庶后来没多久就病逝了,悄无声息地从三国舞台上退了场,想想也挺让人唏嘘的。


上一篇: 徐庶母亲自缢背后的忠诚与抉择 (徐庶母亲自缢在哪一集) 下一篇:蜀汉的谋略之才与三国格局的影响者-法正 (蜀汉的谋略之处在哪里)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