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刘焉为何要建城门)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南阳郡太守刘焉为了躲避战乱,向汉灵帝进...

admin

东汉末年,朝廷乱糟糟的,南阳郡太守刘焉看着这架势,心里直犯愁。他琢磨着,现在刺史、太守都靠送礼买官上台,搜刮老百姓,搞得下面的人都反了他,得派些清官去地方镇着,不然民心更散。没多久,刘焉真如愿以偿,被朝廷派去当益州牧,总算能躲开这乱世了。

刘焉是汉室宗亲,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靠着这身份,一开始当郎中,后来一步步升到南阳郡太守。那时候汉灵帝在位,卖官鬻爵成了风气,除了皇帝的位子,几乎啥官都能用钱买,全国上下乌烟瘴气,老百姓苦不堪言。刘焉作为宗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没辙,为了自保,他跟汉灵帝说想去地方当官,想用自己的好作风给官员们做个榜样。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刘焉为何要建城门)(图1)

结果汉灵帝真听他的,让刘焉去当交州刺史。可朝里有个叫董扶的大臣,私下跟刘焉嘀咕:“益州有天子之气啊!”刘焉一听,眼睛都亮了,赶紧跟汉灵帝改口说想去益州,汉灵帝大手一挥,行,改任益州牧。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刘焉为何要建城门)(图1)

当时益州牧是郤俭,这家伙把益州当自家地盘,搞成了独立王国,根本不鸟朝廷。

结果刘焉到了益州,第一个任务就是抓郤俭,铲除他的势力,把益州拉回朝廷这边。可他一进益州才发现,郤俭早被黄巾军给干掉了,益州群龙无首。刘焉掏出任命书,顺理成章当上了益州牧。

当上益州牧后,刘焉的心就大了,不满足于一块地盘,盯上了汉中。他派手下的张鲁和张修去打汉中,杀了太守苏固,本来以为汉中到手了,没想到张鲁反水,把张修杀了,自己霸占了汉中。

刘焉知道后气得直骂张鲁是卑鄙小人。他想出兵打张鲁,可益州的地方豪强都不服他,蠢蠢欲动,没敢轻举妄动,只能先稳住自己的地盘。这时候,刘焉已经不受朝廷管了,官员都是他自己任命,俨然成了“西川之王”。

不管中原闹宦官之乱还是董卓之乱,刘焉都不掺和,守着自己的益州。因为远离战乱,益州歌舞升平,好多中原流民拖家带口来这儿定居,人口一下子多了起来。有人了,刘焉就开始扩招士兵,兵多了,就成了当时一股不能小瞧的割据势力。

191年,汉灵帝刚死第二年,刘焉就偷偷派人做皇帝用的车驾,想趁机当皇帝。同为宗亲的荆州牧刘表看不下去了,觉得他太不像话,就上奏朝廷,告他图谋不轨。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刘焉为何要建城门)(图1)

194年,刘焉的两个儿子刘范和刘诞,跟西凉大将马腾合伙想拿下长安称王,结果事情败露,哥俩都被朝廷杀了。刘焉在绵竹听到这消息,哭得死去活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死了儿子,刘焉的刺史府又突然着大火,烧了整个绵竹。看着一片废墟,刘焉难受得不行。下属劝他迁州治到成都,刘焉同意了,刺史府搬到了成都,成都成了益州的中心。

刘焉在成都建好刺史府没多久,两个儿子死了,对前途也灰了,自暴自弃起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4年,悲愤交加加上病重,刘焉死了,他儿子刘璋接了他的班,当上了益州牧。

刘焉这种割据自立的方式,被后来东汉末年的不少强人学了,他们带着兵占州郡,不听朝廷的,荆州牧刘表、冀州的袁绍、江东的孙策,后来都是这么干的,各自占一块地,建自己的独立王国!


上一篇: 他的一生过得怎么样-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五子-刘焉 (他的一生过得太崎岖,就像什么仿写句子) 下一篇:西蜀雄主刘焉究竟是何来历 (蜀国刘焉)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