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建言献策之外-法正还在军事指挥上有什么建树 (除了建言献策还有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法正向刘备献策,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在定...
三国那会儿(220年到280年),就是汉朝刚过,晋朝还没来的那段时间。这期间,地上先后冒出了曹魏、蜀汉、东吴这几个政权。今天咱们就聊聊法正怎么给刘备出主意,用声东击西的招儿,在定军山把魏将夏侯渊给干掉的事儿。
公元220年,刘备手下的谋士法正病死了,才45岁。法正这一走,刘备那脾气就上来了,越来越独断,谁的话都不听,结果后来猇亭那仗打得……唉。
法正这人,出身可不一般,是东汉大学者法真的孙子,家里有底子,所以文学和谋术上都挺有两下子。

建安那会儿,天下乱糟糟的,法正和好朋友孟达为了躲战乱,一起跑到了蜀地,投奔了益州牧刘璋。可刘璋这人不识货,压根儿不用法正的才能,只让他当了个新都县令,法正心里憋屈得不行,觉得怀才不遇。
到了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要打汉中了,心里直打鼓。他怕曹操占了汉中,下一步就该来啃他的益州了,赶紧把手下大臣们叫来商量。
有个叫张松的近臣第一个站出来说,不如请刘备来,毕竟都是皇家人,让他带兵入川帮着挡曹操。刘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法正当使者,去见刘备。
见到刘备,法正就直截了当地说:“刘使君您现在可是响当当的英雄,可刘璋那家伙,就是个草包。您要是和张松里应外合,拿下益州不难。有了这块富得流油的地儿,再靠着四川的险要地势,想成就大业,那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刘备听完,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当场就谢了法正,还让他给刘璋带话,说自己愿意带兵入川,帮着守益州,打曹操。
212年,刘备带着大军进了四川,先到了葭萌关。可这时候,张松的哥哥张肃把刘备和张松想吞并西川的事儿捅给了刘璋。刘璋一听,气坏了,先把张松杀了,还下令让益州所有关口都盯紧刘备的军队,别让他们进来。
刘备知道事情暴露了,索性直接带兵打向成都。法正当向导,带着刘备的军队一口气杀到成都城下。刘璋不想城里百姓遭殃,就开城投降了。这么着,益州就换了主人,刘备成了益州之主。
占了益州后,刘备在手下人的建议下,开始拉拢四川当地的豪族。当时有人劝刘备娶刘璋手下吴壹的妹妹吴氏,可吴氏以前是刘璋哥哥刘瑁的媳妇,刘备觉得这不合规矩,怕惹闲话,就没答应。
法正可不这么想,他站出来跟刘备摆事实、讲道理,还举了晋文公的例子,最后把刘备说动了,真把吴氏娶了。这一下,当地士族都服了刘备,他管理四川也就顺当了好多。
法正不光会出主意,打仗也有一套。219年,定军山那儿,曹军和蜀军对上了,刘备亲自在前线盯着,曹军的主将是夏侯渊,两边打了好几天,谁也没占着便宜。

这时候刘备听了法正的计,派手下大将按计划行动。夏侯渊果然上当了,分兵去挡蜀军,结果自己的大营反倒空了。蜀军抓住机会猛攻,一下子就把曹军打垮了,夏侯渊也让黄忠给砍了。
曹操听说夏侯渊死了,气得不行,非要报仇,亲自带兵杀到汉中。到了汉中,曹操爬高一看,蜀军的营寨整整齐齐,士兵们一个个精神头儿足。一打听,才知道刘备身边有个叫法正的谋士在出主意。曹操听了,叹了口气说:“我就知道刘备哪会带兵打仗,现在这些招儿都是那个法正教的。”
后来的汉中之战,法正让蜀军别硬碰硬,就凭着地势守着。曹魏大军想跟蜀军主力决战,都打不着。时间一长,曹操觉得这仗没法打,就撤兵了,把汉中让给了刘备。刘备顺势占了汉中,当了汉中王。战后论功行赏,法正功劳最大,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刘备正琢磨着再往前一步,多捞点地盘呢,法正却得了重病,死在了成都。刘备一下子失去了左膀右臂,心疼得不行,哭了好多天。
法正走后没几年,蜀汉和东吴打起了夷陵之战,东吴的陆逊把刘备的军队打得大败。这一仗,蜀汉的主力差不多全没了,刘备也因为这场大败,郁闷地死了。
事后,诸葛亮跟手下人聊起这事,叹着气说:“要是法正还在,肯定能拦住陛下东征孙吴。就算拦不住,他要是跟着陛下一起去,有他在那儿指挥,咱们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