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刘备赐死呢-刘封的能力突出且忠心耿耿 (为什么被刘备狠心杀掉)
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封本为罗侯寇氏之子,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将其收为养子,改姓刘氏...
刘封,这哥们儿是东汉末年长沙人,后来成了刘备的养子,在蜀汉手下当将领。他本来不姓刘,是罗侯寇家的儿子。刘备投靠刘表那会儿,把他收过来当了养子,改了姓。这小子对刘备倒是挺忠心,能力也杠杠的,可最后居然被刘备给赐死了,挺唏嘘的。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封为啥被杀?直接导火索就是他没救关羽。不过这俩人早就有矛盾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刘备当时想收刘封当义子,还特意问了关羽的意见。关羽直接怼:“兄长你已经有儿子了,干嘛还找个螟蛉义子?以后肯定要出乱子!”虽然刘备最后还是收了刘封,但刘封心里肯定记恨关羽了,毕竟被当众反对多没面子。
后来关羽在麦城被围,派廖化突围去上庸找刘封和孟达求救。孟达先拿“敌人太强”当借口劝刘封别出兵,看刘封还有点犹豫,又趁机挑拨他俩关系,最后刘封真没发兵救关羽。
按《演义》的写法,刘封不肯救,虽说有孟达撺掇,但他要是真因为私人恩怨见死不救,确实说不过去。也正是因为他对关羽的死有责任,孟达后来才干脆投降了曹魏,还反过来打上庸。
刘封兵败跑回成都,解释说是不救关羽因为孟达劝的。刘备直接炸了:“你吃人家的穿人家的,又不是木头人!怎么能听信谗言不出兵?”当场就把刘封推出去砍了。所以《演义》里刘封的死,确实是自己作的。

不过正史里记载的,跟《演义》可有点出入,这些小差别,让刘封被杀的原因完全变了味儿。
第一点不同:刘备收刘封当义子那会儿,刘禅还没出生呢。刘备当时都四十多了,还没亲儿子,收刘封说不定真想把他当接班人培养。那关羽肯定不会反对,俩人也就没演义里那么大矛盾了。
后来刘备跟刘璋抢益州,刘封确实露了两手,《三国志》里说他“二十来岁,有武艺,力气大,跟着诸葛亮、张飞一块儿溯流西上,打啥赢啥”。之后又跟着刘备打了汉中之战,表现不错。
第二点不同:刘封和孟达的关系。刘备拿下汉中后,派孟达打房陵、上庸。孟达本来是刘璋那边投降过来的,刘备怕他势力太大,就偷偷派刘封从汉中顺河下去,名义上是帮孟达,实际上是盯着他。所以俩人关系肯定好不了,后来还因为“鼓吹”(一种身份象征的乐队)的事闹掰,刘封直接抢了孟达的鼓吹,孟达能乐意吗?
第三点不同:关羽求援的时间不对。《三国志》里写,关羽从围樊城、襄阳开始,就一直在喊刘封、孟达发兵帮忙。可俩人愣是没动。不过正史里刘封跟关羽没仇,不救肯定不是因为私人恩怨,估计是现实原因。
说白了,刘封不出兵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上庸三郡刚拿下来,蜀汉在那儿还没站稳脚跟,不敢随便调兵;二是他盯着孟达呢,俩人关系差,他不敢擅自做主;三是襄樊之战刚开始,关羽形势还行,出不出兵影响不大。
最关键的是,刘备根本没下令让刘封出兵。他要真自己带兵走了,上庸要是出了乱子,他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不救,其实也挺能理解的。
正因为上庸没发兵,关羽不得不从荆州抽调更多兵力去前线,结果防备东吴的兵力就空了,被东吴偷袭了。虽说刘封和孟达不救能理解,但关羽死了,要真算账,他俩还是跑不了。
孟达一想,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俩人还处不好,真要追究关羽的死,自己不就成替罪羊了?干脆以“总被刘封欺负”为由,带着队伍投降曹魏了。后来曹丕派夏侯尚、徐晃、孟达他们打上庸,孟达还写信劝刘封投降,刘封没理。可敌不过人多,加上上庸太守申耽兄弟背叛,三郡丢了,刘封只能跑回成都。

按《三国志》记载,刘备回成都后,确实骂了刘封“欺负孟达、不救关羽”,但这俩事都有原因,孟达投降也不全怪刘封。所以刘备就是多责备几句,没真想杀他。
可这时候诸葛亮站出来了,跟刘备说:“刘封这人太刚猛,您要是不在了,以后没人制得住他,不如趁早除了。”刘备一听,觉得有道理,这才赐死了刘封。
前面说过,刘备收刘封当义子时,可能是没亲儿子,想培养他当继承人。可刘禅出生后,刘封的位置就尴尬了。他能力太强,性格又硬,刘备要是突然没了,刘禅才13岁,谁能保证刘封不会眼馋权力,把蜀汉搞乱?刘备不敢冒这个险。
所以正史里刘封的死,其实有点冤。可能也正因为觉得冤,刘备赐死他之后,还“为之流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