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汉朝成立后 (为何异姓王会死亡)

当你做了候,就想当王,当了王了,又想做皇帝,做了皇帝,就怕别人造他的反,刘邦手下那一群王、候造反,要么是自己想更进一步,要么是刘邦担心那些王侯有想法,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因还是汉朝初期大家的思想没有转变过...

admin

人啊,当了侯就想当王,当了王又惦记着当皇帝,真坐上皇位了,又开始怕别人造反。刘邦手底下一群王侯,要么是自己想再往上爬,要么是刘邦总觉得他们心里有鬼。说到底,还是刚建立那会儿,大伙儿脑子还没转过弯,还惦记着以前诸侯割据、自己称王那套美事儿。

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汉朝成立后 (为何异姓王会死亡)(图1)

刘邦从亭长到皇帝,没两把刷子肯定不行。虽然他本事不算顶尖,但会笼络人,一堆“国士无双”的能人跟着他打天下,手下人也分好几类。

一类是老部下,像周勃、樊哙、萧何、夏侯婴这些人,早在他还在芒砀山当流民时就跟着混了;另一类是后来加入的,既然是加入,肯定得带本钱,比如王陵、英布、彭越这些人,相当于大股东,给钱给人,入股刘邦集团。

汉朝一建起来,就得论功行赏,分胜利的蛋糕。只要没死的老伙计,基本都封个侯,有钱有官有地位;那些投钱投力的,基本都封了王,去统治一方。

按说这结局挺完美了,该载歌载舞庆祝才对,可没过多久,刘邦就开始找异姓王的茬儿,看谁都不顺眼,总想除之而后快。

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汉朝成立后 (为何异姓王会死亡)(图1)

这也不难理解。比如韩王信,在韩地安安分分当个王多好,可他偏偏仗着夺地有功,又跟匈奴关系不错,就飘了,摆起谱来,好像没把刘邦放眼里。这就过分了,你虽然是股东,但决策者不是你。对付这种有想法的,刘邦下手很直接——灭了他。有了第一个,刘邦心里就种下怀疑的种子了。说实话,谁坐那个位置,谁不多疑啊。

后来刘邦看哪个王都觉得要反,皇帝一疑心,那些王就坐不住了。那会儿又不像现在,沟通方便,诸侯和皇帝隔着十万八千里,见一面都难,好多事儿靠人传话,信息传着传着就歪了,再加上皇帝多疑,诸侯紧张,双方都尴尬,慢慢就变成一个想反,一个逼着反。

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发小燕王卢绾,他真心不想反刘邦,俩人就是纯纯的误会,好多事没沟通好,最后硬是把卢绾逼反了,逃到了匈奴。

至于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刘邦一个一个全收拾了,说白了就是觉得他们是威胁,太怕他们造反了,原因很直接——刘邦打不过他们。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灭秦没多久,大伙儿当初起兵反秦,一个重要由头就是——能复国啊!韩王信本来就是韩国贵族,就想回到战国那种高度自治的局面,恢复故国荣光;像英布、臧荼这些人,更想过一把“燕王”瘾,跟刘邦平起平坐。他们其实没真想造刘邦的反,就是想有个地位。

汉朝其实用的是郡县制,分封的诸侯王虽然顶着王的称号,甚至还有朝廷委派的相国,但权力不大,跟战国时那种真正说了算的诸侯王差远了,这也是异姓王心里不平衡的地方。


上一篇: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东吴都已经向谁宣战) 下一篇: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摆脱皇太后的控制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