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此谨慎-为何赤壁之战会轻信庞统黄盖呢 (曹操如此谨慎吗)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反复无常,奸诈无比,实在是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但是也有人说他雄才大略,求贤若渴,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放眼天下,也只有他曹孟德有一统天下的才能和机会...
曹操这人吧,历史上争议可太大了。有人骂他奸诈狡猾,反复无常,简直是大奸臣的代名词;也有人夸他雄才大略,求贤若渴,是三国里最牛的军事家和政客。放眼当时,也就他曹孟德有本事一统天下,可折腾一辈子,到底还是没做成。

曹操20多岁就跟着打黄巾起义,后来打了三十多年仗,基本都在马背上过的。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就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占了先机。官渡之战那会儿,他兵少胜多,差不多把北方攥手里了,天下三分他独占两份,那势头简直了。可这么牛的曹操,为啥最后没统一天下呢?有人说对手太强,刘备孙权确实不简单,但真正让他错失机会的,其实是两场关键战争的败仗。

曹操干掉袁绍,又打了乌桓,接着收拾了袁谭、袁尚,北方基本稳了。黄河以北都是他的地盘了,但他不满足啊,想要的是整个天下!所以他就打荆州,下江陵,顺着长江往东,想一举灭了东吴和刘备。但他错了,他低估了刘备和孙权,也太高估了自己手下。赤壁之战差点要了他命,从这以后,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没了。
赤壁之战吧,说白了就是曹操判断失误。孙权可不是刘琮那种软柿子,江东也不是荆州,孙家父子三代把江东经营得铁桶一样,孙权这人本事不小,还会收买人心,手下能人多得是,再加上长江天险,不好打。曹操打下荆州后急着打东吴,本来就不太明智。再说他部队大多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战,肯定吃亏。刘备也不是好惹的,这时候诸葛亮刚当军师,关张赵都在帮他,虽然老打败仗,但已经有模有样了,早不是以前跟在他后面的小弟了,刘备志向大着呢,肯定不甘心当手下。要是曹操当初听贾诩的,打下荆州后好好经营,东能跟东吴抗衡,西能压着刘备,再慢慢打西边,益州那刘璋又弱,肯定挡不住他。这样大局就定了,天下唾手可得。可他偏偏太急,赤壁一把火,烧了几十万精兵,不仅没统一,连荆州也丢了,真可惜。
曹操赤壁虽然败了,但家底还在,歇几年元气就恢复了。要是汉中之战把握好,说不定还有机会。那时候张鲁投降了,蜀中门户大开,刘备刚拿下益州,还没站稳脚跟,军事实力和曹操差远了,虽然有剑门关,但曹操得陇望蜀,派几个能守住东南,自己带大军压过去,刘备肯定扛不住。曹操拿下西川后,刘备就剩荆州一块地,没后方补给,再被东吴一压,肯定先顶不住退出舞台,最后再慢慢收拾东吴,天下也能大定。可曹操在汉中偏偏保守,没一举干掉刘备,结果四年后汉中又被刘备抢回,太可惜了。
曹操这辈子都在为统一天下折腾,老天给了他机会,也给了对手机会,到头来还是带着遗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