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当初要是投降曹魏的话-杨仪会被封为什么官职 (杨仪为什么)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一百多天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
杨仪要是当年投降曹魏,能混个什么官?能不能超过黄权?这事儿估计不少三国迷都琢磨过。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跟司马懿耗了一百多天,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里的事儿,就由杨仪带着大军平安撤回了。
杨仪当时肯定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回去肯定得重用,而且诸葛亮的位置,非他莫属了。结果诸葛亮临走前其实已经定好了接班人——他看中了蒋琬,觉得杨仪这人格局太小,心眼也窄。

这么着,蒋琬接了诸葛亮的班,当了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啥也没捞着,就给了一个中军师的虚职,成了个可有可无的人。那时候费祎是后军师,魏延以前也当过前军师。
杨仪心里肯定不平衡啊。以前在蜀汉,不管是官职、地位,还是资历、本事,他哪样不比蒋琬强?杨仪当尚书的时候,蒋琬还只是个尚书郎呢,结果现在蒋琬反倒成了他的上级。杨仪开始天天抱怨,牢骚太多,时间长了,谁也不敢跟他来往了。
也就只有费祎还偶尔去看看他。杨仪见了费祎,又开始倒苦水,说:“要是当初丞相一死,我直接带兵投降曹魏,哪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我真后悔死了!”
费祎转头就把杨仪的话告诉了刘禅,刘禅一听就火了,直接把杨仪废为平民,发配到汉嘉郡去了。

到了汉嘉郡,杨仪心里更憋屈了,天天抱怨,甚至到处说坏话,言辞特别难听。刘禅知道了,下令派人抓他。杨仪一听说要被抓,干脆自己自杀了。
不过话说回来,杨仪要是真当年投降曹魏,能混个什么官?能不能比黄权混得好?
先说说黄权吧。他在蜀汉的时候是镇北将军,后来刘备伐吴失败,黄权的退路被东吴断了,没办法,只能带兵投降曹魏。曹丕封他为镇南将军,后来还升到了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那杨仪要是带着大军投降曹魏,肯定也能混个重要官职,至少是车骑将军。

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杨仪是在诸葛亮刚死,军里群龙无首的时候率军投降的,这时候他对蜀汉军队太重要了——他在,大军就不会乱;他要是降了,这整支大军就归曹魏了。曹魏封他个车骑将军,其实挺划算的。
其次,杨仪要是带着大军投降,还被封个大官,能给蜀汉其他人做个榜样,吸引更多人跟着降,这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嘛?蜀汉说不定很快就被挖空了。
还有,拿杨仪当个“样板”,也能给东吴人看看,顺便瓦解一下东吴的军心。
后来东吴的宗室孙秀投降,司马炎封了他骠骑将军;孙楷投降,也封了车骑将军。
所以杨仪要是真降了曹魏,曹魏肯定不会亏待他。
比如曹魏的夏侯霸投降蜀汉,刘禅直接封了他车骑将军,比当时姜维的卫将军官职还高,图啥?不就是给曹魏人看嘛——看,我们这边多降大官,你们也赶紧来!
这些在《三国志》里都能找到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