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那么史书中有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中没有马岱的结局 (史书上的都是真的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死后,马岱去哪了的详细介绍,一起...

admin

诸葛亮死后,马岱去哪儿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都没给个明确说法,但咱们能从零散的记录里猜个大概——估计他是站错队了,虽然命可能保得住,但日子肯定不好过,估计得抑郁。

在《三国演义》里,马岱可是个常客,诸葛亮打南蛮、北伐曹魏,他基本都在场。最绝的是诸葛亮快不行的时候,还偷偷跟马岱交了个底,让他跟魏延套近乎,找机会砍了魏延。后来马岱真干成了,顺理成章拿了魏延的爵位。

遂加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有讨逆之功,即以魏延之爵爵之。

到这儿,马岱在演义里的戏份就算没了。演义没说他后来咋样,那正史里有没有呢?

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搜“马岱”这名字,居然连个单独传记都没有,就马超传和杨仪传里提了一嘴。马超快死的时候,给刘备写信,说自个儿家二百多口被曹操杀得差不多了,就剩个堂弟马岱,求刘备照顾,让他给马家续个香火。杨仪传里倒是证实了杀魏延确实是马岱干的,不过跟演义里有点不一样,这个后面说。

马超传~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杨仪传~(何)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那么史书中有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中没有马岱的结局 (史书上的都是真的吗)(图1)

在马超传里,马超临终把唯一的弟弟(从弟)马岱托付给刘备。杨仪传里也说了杀魏延确实是马岱干的,不过和演义里有点出入,这个一会儿再说。

《三国志》两处提马岱都没说他后来去哪儿了,后来有人从《晋书》里扒拉出点东西:“蜀将马岱入寇,魏将牛金打了他一下,斩了千多级。”也就这么一句,还是没说马岱后来干嘛了。不过牛金只是打败他,没干掉他,要是马岱死了,史书不得提一句?所以这说明235年那会儿,马岱还活着。

既然活着,他后来又干了点啥呢?资料实在有限,马岱的去向根本查不着。不过从《三国志》杨仪传和《晋书》的这段内容,咱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马岱站错队伍了。

《晋书》里写马岱带兵打魏地是公元235年,偏偏这一年杨仪也死了。死因《三国志》杨仪传写了:

那么史书中有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中没有马岱的结局 (史书上的都是真的吗)(图1)

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

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啥意思呢?诸葛亮虽然把大军班师的事儿交给了杨仪,但觉得他这人“性狷狭”,不适合接班,指定的是蒋琬。杨仪只得了个中军师的虚职,没兵权。以前他地位比蒋琬高,现在反过来了,心里憋屈啊,老抱怨。有一次他对费祎发牢骚:“当年丞相死了要是我带兵投魏,哪至于混成这样!现在后悔都来不及。”费祎立马把这事儿捅上去了。

那么史书中有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中没有马岱的结局 (史书上的都是真的吗)(图1)

杨仪这话,往小了说是发牢骚,往大了说就是叛国罪。费祎虽然和蒋琬有竞争,但其实也是一伙的。所以杨仪惨了,先被罢官贬成老百姓,又因为不服气再写诽谤信,被抓进监狱,最后自杀了。

杨仪倒台、死了,和马岱有关系吗?关系还真不小。演义里杀魏延是诸葛亮授意的,但正史里是“仪遣马岱追斩之”——说白了,是杨仪让马岱干的。马岱估计看诸葛亮把军队交给杨仪,就觉得杨仪以后要起飞了,赶紧站队,还主动献了个投名状——砍了魏延。结果谁成想,杨仪根本没接班,蒋琬上来了。马岱这行为,在蒋琬、费祎眼里,可不就是跟杨仪一伙的?杨仪被整的时候,马岱能不跟着倒霉?

再说马岱235年北伐这事儿,说不定是杨仪指使的,也可能是他自己想立功捞点政治资本,跟赌一把似的。赢了还好,输了——嘿,他真输了!以后还想在蜀汉混?估计够呛,虽然死不了,但肯定被晾一边,日子过得憋屈。


上一篇: 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下一篇: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国还能坚持那么久呢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