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最后一章冒个泡-哪些人能在三国演义第一章出现 (最后一章冒个烟的小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有哪些人见证了汉末到三国再到三分归晋这...

admin

三国从220年到280年,中间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打来打去。要问哪些人从汉末活到了三国归晋,还真有四个勉强够格的:廖化、宗预、高柔、司马孚。

小说《三国演义》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280年三分归晋结束,整96年。最后一章开头写的是264年孙皓继位,算下来也有80年跨度。能在第一章露脸,最后一章还冒个泡的,真没有。要是只看年龄跨度,这几个高寿的倒还行。

一、廖化、宗预

把廖化和宗预放一块说,因为都是蜀汉的,岁数也差不多大。

最后一章冒个泡-哪些人能在三国演义第一章出现 (最后一章冒个烟的小说)(图1)

廖化算是蜀国的“活化石”,生年不详,264年走的。在演义里,他第27回“关公千里走单骑”时出场,廖化出场不算早,却参加过黄巾之乱。

廖化想带手下送关公,关公寻思这人终归是黄巾余党,不能当同伴,就谢绝了。

按演义这么说,廖化要真跟着张角混黄巾,184年怎么也得十几岁吧?就算他参加的是后来死灰复燃的小股黄巾,出生年份也在184年之前。

当然史书没写廖化到底参没参加黄巾,大概率没这回事。但就算没参加,按正史记载,他出生年份也离184年很近。

宗预传里写,诸葛瞻264年初管朝事时,廖化去找宗预,想一块去拜访。宗预说:“咱俩都七十多了,这辈子该有的都有了,就差死了,还跑去跟年轻人凑什么热闹?”就没去。

这段话里的“预”就是宗预。诸葛瞻264年初管事,廖化和宗预那年都七十多——可能是70,也可能是79,他俩264年去世,活了73到82岁,那出生年份就是185到194年。要是接近194年,这俩人就不太符合了。

宗预在演义里露脸更晚,第105回“武侯预伏锦囊计”才出场。后主为东吴背盟发愁,蒋琬说要派个会说的去东吴探动静,宗预就站出来说“我去”。他在书里戏份极少,史书也就写他跟着张飞入了川。

二、高柔

高柔在演义里出场也晚,第107回“魏主政归司马氏”才露脸。

最后一章冒个泡-哪些人能在三国演义第一章出现 (最后一章冒个烟的小说)(图1)

司马懿听说曹爽带着兄弟和心腹陪魏主出城祭墓打猎,大喜,赶紧到省里让司徒高柔拿着节钺当大将,先占了曹爽的营;又让太仆王观占曹羲的营。然后带着旧臣进后宫找郭太后,说曹爽辜负先帝托孤,奸邪乱国,该废。

高柔在演义里戏份不多,但活得够久——90岁。他有明确生卒年(174-263),正好卡在我们说的这个时间段。

说起高柔,可能不少人陌生。他是并州刺史高干的从弟(袁绍外甥),擅长治法,从小吏干起,二十年后混到九卿,七十二岁当司空。他从曹操时期就出仕,经历了曹魏五位皇帝。

要说廖化是蜀国活化石,那高柔算魏国活化石也没毛病。不过曹魏末期他没站曹家,选了司马懿,帮司马懿搞了高平陵政变——上面演义那段写的就是这事儿。

三、司马孚

司马孚是司马懿三弟,字叔达。他在演义里露面不算早,第一次是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曹丕听说曹操死了,哭得不行,带着官员出城十里迎灵柩,停在偏殿。大家正在殿上哭,突然一个人站出来说:“世子先别哭了,商量大事要紧。”大家一看,是中庶子司马孚。他说:“魏王刚薨,天下震动,该早点立新君,不然人心乱了,光哭有啥用?”

司马孚也高寿,活了93岁,比二哥司马懿还长。他从曹操时代就当文学掾,也经历了魏国五代皇帝——比高柔还“活化石”,魏国两块化石了。他官至太傅,跟高柔不一样,是曹魏的忠实支持者。司马懿掌权后,他就有意躲着不参政。司马家几次废立皇帝,他都没掺和。司马昭杀魏帝曹髦,司马孚还抱着尸体哭,非要抓凶手。作为长辈,司马昭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大概就是这四个了。三国时期高寿的人其实不少,80多岁的还有吴国张昭(156-236)、吕岱(161-256),魏国程昱(141-220),但没卡在184到264年这个时间段,就不多说了。


上一篇: 历史上有这段历史吗-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哪段历史)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兵器是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