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和演义有何不同 (诸葛历史人物)
受某些不负责的网文影响,现在跟风黑诸葛亮的特别多,似乎黑诸葛亮成了,政治正确,,吹捧诸葛亮的都被戴上,三国演义看多了,笔者就亮黑的部分论据,从正史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反驳,以替丞相正名,TOP1空城计成功...
最近网上黑诸葛亮的人好像特别多,跟风似的,好像不黑两句就显得自己懂三国似的。那些说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吹过头的人,动不动就拿“政治正确”说事,其实很多黑点根本站不住脚。今天就随便聊聊几个常见的黑点,从正史角度说说,替丞相说两句公道话。
先说说那个“空城计是司马懿故意放水”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人,怕是连空城计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没搞清楚吧?空城计最早出现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郭冲“条亮五事”,后来被《三国演义》拿去用了,但裴松之早就指出了这故事逻辑不通——当时司马懿在宛城,离西城差着上千里呢,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西城?既然空城计根本是子虚乌有,那司马懿“鸟尽弓藏”放过诸葛亮的说法,不就成了无稽之谈?
再有人吹“曹真比司马懿厉害,诸葛亮屡战屡败”,这更是睁眼说瞎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明明是让赵云在箕谷当诱饵牵制曹真,自己带主力直扑祁山,曹真当时明显中计了,这能叫比司马懿强?最后北伐失败,是因为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打崩,那时候曹真还在箕谷跟赵云对峙呢,张郃的功劳怎么算到曹真头上了?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打陈仓受阻,其实是魏国因为东吴陆逊在石亭打了曹休,赶紧调兵去东线了,等曹真从东线赶到陈仓,诸葛亮早撤了。曹真派王双追击,还被诸葛亮反杀,王双战死,守陈仓靠的是郝昭,跟曹真有啥关系?第三次北伐更直接,诸葛亮直接在曹真眼皮子底下抢了武都、阴平两郡,魏国直到蜀汉灭亡都没拿回来。后来曹真派夏侯霸打兴势,没打赢,遇上大雨,魏明帝让他撤兵,诸葛亮又让魏延去羌中大破郭淮,阳溪大捷。曹真跟诸葛亮交手四次,一胜一平二负,这叫“屡战屡败”?怕不是对“屡战屡败”有什么误解。

还有人说“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三国演义》吹的,这可真孤陋寡闻了。《三国志》虽然没写,但《晋书》《汉晋春秋》《资治通鉴》里都明确记载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带军撤退,司马懿追击,姜维反过来列阵,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装死,赶紧撤了,民间还传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这要是演义吹的,其他史书咋也跟着吹?
“司马懿养寇自重”的说法也挺逗。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司马懿时,说他打孟达十天就搞定,打公孙渊一百天就平了,用兵如神,可一到诸葛亮这儿就怂了,固守不出,被诸葛亮送女人衣服刺激都敢千里请战,就是不敢真打。诸葛亮活着他不敢逼,死了还怕装死跑了。司马懿要是真想养寇自重,诸葛亮一死,他早该被打压了吧?结果呢?诸葛亮死后他反而步步高升,最后成了托孤大臣。再说,司马懿后来打诸葛恪、破公孙氏,可没养过寇,明显就是正面打不过诸葛亮,只能靠国力耗。
有人说诸葛亮以“魏延脑后有反骨”为由打压他,更是胡扯。正史里魏延根本没反骨,诸葛亮北伐一开始就让他当督前军、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阳溪大捷后直接封征西大将军、假节,爵位到了南郑侯——蜀汉最高爵位。刘备时期魏延才当镇北将军、汉中太守,诸葛亮时期直接成了蜀汉军界第一人,这叫打压?分明是重用。魏延最后死,是因为跟杨仪争权,跟诸葛亮没关系。诸葛亮临终前还说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魏延不听就自己走,根本没想害他,这哪是谋害,分明是护着他。
先写这么多吧,反正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出来前就名垂青史了,连司马懿都夸他是“天下奇才”,总不能古人穿越去看了演义再夸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