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勋-三国时期曹魏官员-因性情刚正而得罪曹丕 (三国鲍忠是谁)
鲍勋,?,226年,,字叔业,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故济北相鲍信之子,官至宫正,御史中丞,,后被贬为治书执法,担任太子中庶子时因性情刚正而得罪曹丕,曹丕称帝后又因屡次谏诤而触怒曹丕,最终被曹丕借故处死,下...
鲍勋(?-226年),字叔业,三国曹魏的官员,他爹是济北相鲍信——就是那个替曹操挡黄巾军、战死沙场的好哥们儿。鲍勋后来官做到宫正(也就是御史中丞),但后来被贬成治书执法。这人吧,性格太刚,当太子中庶子时就得罪了曹丕,曹丕称帝后他又老劝谏,最后被曹丕找借口杀了。
鲍勋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的九世孙,家底其实挺厚。他爹鲍信跟曹操关系铁,初平三年(192年)俩人一起打青州黄巾军,曹操被围住了,鲍信拼死救他,自己却战死了,尸体都没找着。曹操当时哭得不行,还刻了个木头像祭奠他。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想起鲍信的功劳,封他哥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鲍勋也被招进丞相府当掾属。
鲍勋这人最出名的就是“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当太子,他任太子中庶子。后来转成黄门侍郎,又去魏郡当西部都尉。这时候曹丕老婆郭夫人的弟弟当曲周县吏,偷了官布,按律该砍头。曹操不在邺城,曹丕就私下给鲍勋写了好多信,想让鲍勋通融通融。结果鲍勋不干,直接把证据交上去了。曹丕本来就嫌他太死板,这下更恨他了,正好魏郡边境士兵轮休耽误了,曹丕就借机让中尉参奏,把鲍勋给免了。过了好久,鲍勋才当上侍御史。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了,曹丕接班当魏王,鲍勋当驸马都尉兼侍中。同年曹丕篡汉称帝,鲍勋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劝他:多顾军事农事,对老百姓好点;建宫殿园林的事儿等等。有次曹丕要去打猎,鲍勋上疏说:“听说三皇五帝都重根本、立教化,以孝义治天下。陛下您仁德,有跟古人比肩的功业,该让万世效仿,咋能在守丧期间跑去打猎呢?臣冒着死罪说这些,您好好想想。”曹丕当场就把奏表撕了,照样去打猎。中途休息时,还问侍臣:“打猎这娱乐,比八音乐器怎么样?”侍中刘晔说:“打猎胜过音乐。”鲍勋立马怼回去:“音乐能通神明、和世道、让政治兴隆,移风易俗,比啥都强。打猎呢?在野地里暴露帝王车驾,伤天地化育,迎风冒雨,不合时宜。以前鲁隐公看捕鱼,《春秋》都讽刺他。就算您觉得打猎是急务,臣也不乐意!”接着又说刘晔奸媚,该治罪。曹丕气得脸都绿了,打猎半道就回去了,把鲍勋赶出京城当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223年),尚书令陈群、尚书仆射司马懿都推荐鲍勋当御史中丞,曹丕没办法才用他。鲍勋上任后执法特严,百官都夹着尾巴做人。
黄初六年(225年)秋天,曹丕要打东吴,召集群臣议事,鲍勋又站出来谏:“咱们以前打吴国为啥没赢?他们跟蜀国是唇齿相依,靠山凭水,不好打。现在折腾士兵,打那么远,每天烧钱,国库空了,还让敌人看轻咱们,我觉得不行。”曹丕更恨他了,直接把他贬成治书执法。后来曹丕带水陆军到江淮,从寿春回军,路过陈留郡。陈留太守孙邂拜见曹丕,顺道去看鲍勋。当时营垒还没建好,只立了营标,孙邂抄小路走,被军营令史刘曜抓了,说违反军令。鲍勋觉得营垒没建成,就调解了,没举报。大军回洛阳后,刘曜犯了别的事,鲍勋上奏要废黜他,刘曜却偷偷告密,说鲍勋私下放过了孙邂。
曹丕立刻下诏:“鲍勋指鹿为马,抓起来交给廷尉。”廷尉判:“判五年劳役,剃头戴枷。”三官驳回:“按律罚金二斤。”文帝怒了:“鲍勋没资格活!你们还敢包庇他!抓三官以下的人给刺奸官,让他们十鼠同穴!”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陈群、辛毗、卫臻、廷尉高柔这些人一起上奏,说“鲍勋他爹鲍信对太祖有功”,求曹丕饶他。曹丕不答应,就把鲍勋杀了。鲍勋平时廉洁,家里没余财,死的时候大家都挺惋惜。他死后二十天,曹丕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