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会对卫家下手-卫青去世后 (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人,西汉时期将领、外戚,杰出的军事家,一生七次出击匈奴,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卫青?前106年走的,字仲卿,河东平阳人,西汉那会儿的将领,还是汉武帝的大姐夫,军事上挺牛的,一生打匈奴七次,给汉朝挣足了面子。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啥对卫家动手?主要就俩原因:一是想压压外戚的势头,二是后来的巫蛊之祸。不过话说回来,汉武帝虽然打压得狠,但也没把卫家往死里整。卫青的次子卫不疑、幼子卫登,史书上都没说他们被杀,只有长子卫伉,因为巫蛊之祸丢了命。
卫青这出身,真不算好。他妈原本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女奴,所以他小时候日子苦,靠放牧过活。长大了,也进了平阳公主府,给公主当骑奴。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所以汉武帝老往公主府跑。有次去,一眼瞧中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直接选进宫了。卫子夫得宠,卫青也跟着沾光,不光脱了奴籍,还能入朝当官。后来他骑术好,被汉武帝看上,在朝里一步步往上爬。正好赶上汉朝跟匈奴开战,卫青进了军营当将军。打匈奴那会儿,他一次立大功,慢慢升成了大将军。
就在卫青云开月明的时候,他姐姐卫子夫在宫里也越来越得宠。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直接被汉武帝立为皇后,成了后宫之主。卫子夫生的儿子刘据,也被立为太子。
另外,卫青当上大将军后,还把他姐姐的儿子霍去病一起带进了军营。霍去病参军后,那叫一个勇,打匈奴屡立战功,后来被封了“冠军侯”,意思就是勇冠三军。
到这时候,卫家在朝里的权势,简直到了顶点。皇后是自家姐姐,太子是自家外甥,朝里两个最有实权的大将军,也是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自己人。再往上爬,那可就只有谋朝篡位了。不过卫青好像没这心思,他底层出身,一直挺感激汉武帝,战场上拼命,平时也懂分寸。当了大将军,不结党,也不像其他高官那样养一堆门客,这点汉武帝挺满意。不光信他,还把他三个儿子都封了侯。那时候仨孩子都还是少年,啥功劳没有,就被封侯,汉武帝对卫家的看重,可见一斑。

但卫家势力越来越大,汉武帝也开始犯嘀咕。不管对卫子夫当皇后,还是卫青当大将军,他都是真信任;对太子刘据,更是喜欢得不行。可外戚这身份,始终是根刺。
汉武帝一直怕外戚。

他刚登基那会儿,朝政被窦太后攥手里,他跟个傀儡似的,一点权力没有。直到窦太后死了,他才掌权。这段经历让他对外戚一直有戒心。所以就算信卫青卫子夫,对外戚这摊子事儿,他还是不放心。这种态度挺矛盾的:一方面,给卫青高官,卫子夫在后宫地位稳如泰山;另一方面,又不时敲打卫家。比如有次汉武帝以“矫制不害”的罪名,免了卫青长子的爵位。“矫制不害”就是假传圣旨但没造成坏影响,这在古代可是死罪。可奇怪的是,史书就写了这四个字,具体咋回事儿,一点没提。好像汉武帝就是想找个由头敲打一下,又不想真杀人似的。
卫青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对卫家的态度,大概就是又信又敲打,卫青也拼命不结党。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卫青一直到死,都没让汉武帝失望,俩人关系一直挺好。公元前106年,卫青病了,走了。死后待遇特别好,汉武帝追谥他为烈侯,陪葬茂陵。
卫青一死,卫家在朝里的势力就垮了。后宫里,卫子夫年纪大了,虽然还是皇后,但也难免色衰爱弛,年轻妃子开始分走汉武帝的宠爱。不过还好,太子刘据一直很得汉武帝喜欢,太子位稳得很。只要刘据在,卫家的权势好像就没事儿。

可时间一长,情况又变了。后宫里有个李夫人,给汉武帝生了儿子刘髆。李夫人没多久就病死了,汉武帝可能是因为怀念她,大力提拔李家亲戚,其中就有她哥李广利。李家在朝里势力越来越盛,眼看就要盖过卫家了。但李家人心里明白,这荣耀没根——只要太子不是刘髆,汉武帝一死,李家就得完蛋。所以他们拼命想帮刘髆夺嫡。这时候,太子刘据因为太正直,办事儿太公道,得罪了不少小人,这些人想搞倒太子。李家和小人们一拍即合,组了个反太子党,打算弄死刘据。
没多久,机会来了。反太子党先盯上了卫家在朝里的人——丞相公孙贺,他是卫青和卫子夫的姐夫,也是卫家当时最大的靠山。想除掉公孙贺,卫家就等于被拔了毛。他们设了个局:先派个刺客带剑进宫,被禁卫发现,然后这人跑了,没抓到。
宫里来了带剑的刺客还没抓到,这可是大事,汉武帝下令全城搜捕。按理说,这跟公孙贺没关系,反正又不是他派人刺杀皇帝。可这时候,公孙贺自己跳进来了,主动跟汉武帝请缨,让他带人抓这个刺客。

公孙贺为啥这么干?因为他儿子公孙敬声之前因为贪污被关着,他想靠这功劳救儿子。可他不知道,只要他接了这活儿,就掉进了反太子党的陷阱。公孙贺拼命搜捕,很快就抓到了人。结果这人反咬一口,说公孙敬声跟汉武帝的女儿私通,还在驰道上埋了诅咒汉武帝的小人。汉朝人特信诅咒,汉武帝一听就怒了,去查验,还真在地方发现了证据。这下公孙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本来他没参与追捕,还能说是诬陷;可他参与了,就有了杀人灭口的嫌疑,罪名怎么也甩不掉了。汉武帝大怒,下令把所有涉案的人全杀了,公孙贺父子、汉武帝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还有卫青的长子卫伉。卫家在朝里的党羽,这一下几乎被清空,遭了大难。
但这还没完。公孙贺和卫家党羽被清干净后,卫家在朝里就没人了,反太子党可以肆无忌惮对付太子了。
正好这时候汉武帝做了个梦,梦见木头人追杀他。本来就是个噩梦,没什么可想的。但经历过之前的诅咒案,汉武帝忍不住多想。这时候,他的宠臣、反太子党的核心人物江充跳出来说,有人用巫蛊咒汉武帝。汉武帝一听又炸了,让江充彻查。

江充本来就是想陷害太子,让他查,结果可想而知。他查案的时候,疯狂整政敌,清敌人,最后在太子府里翻出了扎针的小木人,说是诅咒汉武帝的巫蛊小人。这木人肯定是江充自己放的。
太子刘据一看急了,自己明明没干,怎么会有这玩意儿?他终于明白有人要陷害自己。再任人宰割,必死无疑。最要命的是,他人在京城,汉武帝却在行宫避暑。要是让奸臣抓了自己,等不到见汉武帝就完了。
刘据这次没再犯轴,直接宣布江充谋反,以太子的身份控制了京城,想等汉武帝回来真相大白。其实要说清楚也不难,父子俩当面说开就行。但难就难在通讯不发达,只能靠人传话。只要有人,就有麻烦。
汉武帝听说刘据谋反,一开始打死不信。可后来派去问话的人,不知道是真怕还是也想害太子,到京城转了一圈就回来了,跟汉武帝说太子真谋反了。这下汉武帝不信也得信了,只能下旨征讨太子。汉武帝的兵打过来,太子刘据很快就败了,最后死了。刘据一死,卫子夫也自杀了。原本显赫的卫家,很多人被牵连,被汉武帝杀得差不多了。

后来汉武帝查清了是冤枉太子,但太子和皇后都死了,卫家也快被清理干净了,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巫蛊之祸里,卫家也没被全杀。卫青的次子、三子,史书上没说他们被杀。后来汉宣帝在位时,还赐了卫家五十万钱让他们复家。到了王莽时期,卫家后人卫还被封为关内侯。但这时候的卫家,就空有个爵位,朝里早没影响力了。
卫家被汉武帝收拾,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巫蛊之祸。汉武帝对卫家的忌惮和打压,从当时手段看,顶多算次要原因。而巫蛊之祸,本质其实是卫家在朝堂斗争里输了,才导致的结果,不能说是汉武帝故意要整卫家。
一代显赫的外戚家族,最后落得这样,真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