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曾深得孙权的信任-为何最后因内心愤懑而死 (陆逊先生)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他是一位非常有胆识,博览群书,知人善任,宽容清廉的人,颇受孙权的信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陆逊跟随孙权行军打仗,从...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第一任大都督,这人胆子特别大,书读得多,还会识人用人,为人也宽容清廉,孙权特别信任他。那他最后到底咋样了呢?
陆逊跟着孙权打仗,几乎没出过错,战无不胜不说,看事情的眼光也特别毒,所以孙权特别信他,几乎是离不开的左膀右臂。
孙权把他做的事都看在眼里,打心底里敬重,官职越封越高,陆逊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不光会打仗,人还特正直,所以孙权啥事都跟他商量,一点不拿他当外人,连侄女都嫁给了他。
但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孙权也不例外。有次孙权和杨竺聊天被人听了去,孙权查出来后,竟然怀疑到了陆逊头上。陆逊觉得真心被辜负,心里憋屈得不行,最后抑郁而终,这结局真是让人唏嘘。
陆姓本来是江东大族,但被袁术一折腾,就衰落了。到陆逊这儿,家里基本没啥人了。

陆逊本名叫陆议,字伯言,从小没了爹,跟着从祖父陆康过活。书读得多,还帮着从父陆绩撑过门户,年轻时就挺有出息!
陆家落魄了,陆逊就得自己打拼。有天孙权招贤纳士,陆逊去试试,还真成了,进了孙权府里当幕僚。
在府里干活特踏实,大家都喜欢他,官也越当越大。有年海昌旱灾,陆逊立马开仓放粮,救了不少灾民,百姓都念他的好。可见他做事能力没得挑,对百姓也实在。
陆逊虽然是读书人,但打仗也有一套,好多大将军都比不上他。当时山贼闹得凶,官府拿他们没办法,陆逊偏要收拾他们,给百姓个安稳。
于是跟孙权请缨带兵打山贼,招了兵就出发,最后山贼全被清了,百姓终于能安生。没多久贼帅尤突又作乱,陆逊跟着贺齐一块儿打,很快就把尤突打败了,还封了校尉,屯兵利浦。
陆逊的本事让孙权越来越看重,觉得他是难得的将才。有事都找他商量,一点不避讳,甚至还刻了个自己的章给陆逊,让他处理事务时方便。这种信任,历史上真不多见。
陆逊那时候,天下乱糟糟的,人人都想称霸,各打各的小算盘。所以当家的身边,得有能打仗的良将。

陆逊就是孙权的良将,重要战争几乎都派他去,他也从来没让人失望过。建安二十二年,费栈背叛孙权,投靠曹操,带兵打吴国。孙权派陆逊去应战,但他兵太少,根本挡不住费栈。
可陆逊一点不慌,用地势和人手玩声东击西,搞得自己人很多似的,费栈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轻松破了防。
陆逊还跟关羽交过手。关羽在我们印象里武功高强,挺让人怕的,但陆逊凭智慧就赢了他。
陆逊摸透了关羽勇猛但狂妄的毛病,给他写信,语气特卑微,一个劲儿吹捧关羽,还死活说绝不跟他为敌。关羽一看信,飘了,根本没把陆逊的兵放在眼里,把大部分兵力调去打曹操。陆逊一看时机到了,立马带兵攻过来,关羽哪还有兵抵抗,大败而逃。
其实陆逊一开始总被人看不起,觉得他一介书生,根本不会打仗。跟他一块儿打仗的人,要么敷衍,要么心里不服。可他一次又一次赢,彻底把这些人打服了,这才是真厉害。

陆逊让人佩服的不光会打仗,人品也特好。有次打仗时,淳于式举报他违法征用民众,孙权告诉陆逊,他不但不记仇,还替淳于式说话。这心胸,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光对同事宽容,对百姓也像对孩子一样。天灾来了,他想尽办法让百姓少遭罪。还总为百姓谋福利,孙权让他办利国的事,他先想着百姓,跟孙权要钱要田,让百姓能吃饱饭,自给自足,所以百姓特别爱戴他。
陆逊对国家也是尽心尽力,在外处理事时,心里还惦记着朝廷。给朝廷招贤纳士,让朝廷越来越强,国家越来越富。还总给孙权出主意,次次都对。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功劳大了,官也升了,前丞相死后,孙权让陆逊当了丞相。有人高位就迷失,陆逊没有,还是老样子。太子位争的时候,他站在中间,不瞎站队,觉得谁有能力就该谁上。为此跟大臣闹了矛盾,还被孙权误会,最后心里憋屈死了,直到孙权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晚了。
陆逊当丞相,死后家里居然啥值钱东西都没有,真是清廉的好官啊!
东吴在陆逊建议下本来越来越好,后来却越来越窘迫。为啥呢?其实挺简单。陆逊虽然让人敬重,品行也好,但他终究是人,也会留个心眼。东吴这地方,有兵才是王道,所以他招了不少兵,壮大自己部队,以防万一。再就是,他打仗赢表面看是帮孙权抗外敌,其实也是保护自己的地盘,谁当统治者都一样,东吴换了人,他照样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