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多有功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董昭简介-深受曹操器重 (有功劳有苦劳)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昭,1...

admin

三国那会儿(220年-280年),就是汉朝之后、晋朝之前那段乱糟糟的年月,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你争我抢。今天咱们聊聊董昭这人,曹魏那边的重要谋士,开国元勋之一。

董昭,字公仁,山东定陶人。年轻时候被举为孝廉,当过瘿陶长、柏人县令,后来跟着袁绍当参军。

初平三年(192年),袁绍和公孙瓒在界桥干仗,钜鹿太守李邵这些人觉得公孙瓒兵强马壮,想投奔他。袁绍就让董昭去当钜鹿太守,问他咋办。董昭说:“我一个人哪能镇住那么多人?我先假装同意,套出他们的底细,再随机应变。”到了郡里,他伪造袁绍的檄文,说孙伉这些人是内应,要抓起来砍了,结果孙伉真被斩了,全郡的人都吓懵了,董昭再一个个安抚,总算平了事。袁绍知道后直夸他。

后来魏郡太守被杀了,袁绍又让董昭兼魏郡太守。当时贼兵多得数不清,还互相做买卖。董昭就使离间计,等他们内讧时再打,两天连传三捷。

多有功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董昭简介-深受曹操器重 (有功劳有苦劳)(图1)

兴平元年(194年),董昭的弟弟在张邈军里,袁绍和张邈不对付,就怀疑董昭。董昭说要觐见汉献帝,半路被张杨留在河内,通过张杨把官印送还朝廷,被拜为骑都尉。这时候曹操在兖州,想借道见汉献帝,张杨不肯。董昭劝他:“袁曹迟早得分开,曹操现在弱,但绝对是英雄,你得跟他结交。现在正好帮他联系朝廷,上表推荐他,这情分可就深了。”张杨听进去了,还替曹操给李傕、郭汜写信示好。曹操给张杨送了好多东西,两边就这么搭上了。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东归到安邑,董昭跟着张杨去迎接,被拜为议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县平了黄巾军,汉献帝回了洛阳,但韩暹、杨奉这些人闹不和。董昭看杨奉兵强但没外援,就替曹操给杨奉写信:“您救了天子,功盖当代,现在群凶扰乱,咱们得互相帮衬。我有粮,你有兵,正好互补。”杨奉很高兴,跟众人一起推荐曹操当镇东将军,董昭调任符节令。

曹操到洛阳见汉献帝,拉着董昭一起坐,问他:“我现在该咋办?”董昭说:“您起义兵诛暴乱,辅佐天子,这功绩比得上五霸。但下面的人未必都服您,留这儿对您不利,不如把天子迁到许县。不过朝廷刚回旧都,大家就想安定,迁驾得有非常之举,您得琢磨咋做利大于弊。”曹操说:“我也是这么想,但杨奉离得近,兵又精,会不会是隐患?”董昭说:“杨奉没外援,会归顺。镇东、费亭侯都是他定的,听说他还约束士兵,挺讲诚信。您该派人送厚礼谢他,就说‘京城缺粮,想暂时迁到鲁阳,离许县近,运粮方便’。杨奉这人勇猛但缺心眼,肯定不会怀疑,等使者来往多了,计策就成了。他哪能成隐患!”曹操听他的,派使者去说,果然把汉献帝迁到许县。杨奉不乐意,跟韩暹去劫掠,曹操悄悄打他的梁县军营,降的降杀的杀,杨奉、韩暹没了兵众,投了袁术。

建安三年(198年),董昭升河南尹。张杨被部将杨丑所杀,薛洪、缪尚守城等袁绍救。曹操让董昭单身入城劝降,他俩当天就率众投降,曹操让董昭当冀州牧。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刘备打袁术,董昭劝:“刘备这人野心大,有关羽张飞跟着,怕他反啊!”曹操说:“我已经答应了。”结果刘备到下邳杀了车胄,反了,曹操亲征,调董昭当徐州牧。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颜良打东郡,董昭改魏郡太守,跟着曹操打颜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围邺城,袁春卿在城里,他爹袁元长在扬州,曹操把他接来了。董昭写信给袁春卿:“孝子不为了利益离开爹,仁人不忘君,有志士不趁乱取利,智者不干招祸的事。您爹当年为乱乱跑到江南,不是故意疏远您,曹公可怜他清廉没伴,特意接他。您现在安身立命的地方,道义上该背那边投这边,舍百姓奔父亲。过去邾仪父和鲁隐公盟誓,鲁国人夸他,但没记爵位,说明没王室任命的爵位不算尊。您现在依托的是危乱之地,接受的是假命令,跟恶人为伍对爹不孝,忘了祖宗不算忠,忠孝都废了还谈什么明智?早幡然悔悟,奉天子、侍老父、投曹公,就能忠孝双全,名扬天下。”邺城攻克后,董昭当谏议大夫。

多有功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董昭简介-深受曹操器重 (有功劳有苦劳)(图1)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征乌桓,运粮困难,董昭建议开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解决了问题。曹操封他为千秋亭侯,转司空军祭酒。后来董昭提:“该按古代制度建五等爵位。”曹操说:“建五等爵位是圣人干的,我哪敢?”董昭说:“您这功绩,自古大臣没一个比的。就算有,也没一直当臣子的。您现在为德行没尽善而羞愧,为保守名誉而快乐,德行超过伊尹周公了。但太甲、周成王那样的君主难遇,现在百姓比殷周难教,您处在大臣位置上,让人怀疑,得重新考虑。奠定根本在地和人,该在这两方面建起来,自我护卫。您忠节已显,天子威仪也在脸上,当年耿弇对光武帝说‘天下无比重要,不可被他姓得’,朱英对春申君说‘处不可预期的时代,奉不可期望的主人,怎能没意外的人’,这话现在听不到。我受您大恩,不敢不说。”后来曹操当魏公、魏王,都是董昭出的主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樊城,孙权派使者说:“我想打关羽地盘,江陵、公安重要,他丢了这两城肯定跑,樊城之围不解自解。您得保密,别让关羽知道。”曹操问众臣,都说保密。董昭说:“军事得权变,合时宜。表面答应保密,实际得泄露。关羽听说孙权西进,要回救自己,樊城之围就解了,咱们坐收渔利,还能让孙权、关羽两军对峙。要是保密,让孙权得手,不是上策。而且围城将官不知道有救兵,粮少了会恐慌,万一有别的想法,麻烦就大了。所以泄露消息有利。”曹操说“好”,让徐晃把孙权的信射进城里和关羽营中,城里人斗志大增,关羽犹豫。等孙权占了江陵、公安,关羽就惨败了。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曹丕继位,董昭当将作大匠。同年曹丕称帝,董昭升大鸿胪,九卿之一,封右乡侯。黄初二年(221年),升侍中,分封邑给弟弟董访为关内侯。黄初三年(222年),征东大将军曹休驻洞浦口,上表要打江南,说必胜,死了也不顾念。曹丕怕他渡江,派驿马传诏让他停。董昭在旁侍奉,劝:“我看您脸上有忧色,不只是因为曹休要渡江吧?现在渡江,人都觉得难,曹休想干,也得各将领协同。但臧霸这些人有钱有势,只想平安到老,咋肯冒险求侥幸?臧霸他们不进,曹休自然就停了。您就算有诏书让他渡,他可能还犹豫呢!”不久暴风吹吴军船到曹营,被斩首捕获,吴军四散。曹丕下诏让各军快渡,部队没按时动,吴军救船就到了。曹丕到宛城,夏侯尚打江陵没成功。当时长江水浅,夏侯尚想造浮桥过江,多数人说能克。董昭上疏:“武皇帝智勇过人,用兵都重敌人,不敢轻敌。现在驻洲渚很深,浮桥危险,单路行进狭窄,这三种都是兵家大忌。贼兵攻浮桥,防守有疏漏,洲渚精锐就成吴国的了。我为此废寝忘食,计议的人却怡然自得,不是糊涂?江水要涨,一旦暴涨咋防?破不了贼,先把自己玩完。为啥凭地势不害怕?事太危险,希望陛下考察!”曹丕醒悟,让夏侯尚快撤。吴军分两路进,魏军一路退,不时溃散,石建、高迁仅以身免。魏军退出十来天,江水暴涨。曹丕夸董昭有张良、陈平的见识。

黄初五年(224年),董昭封成都乡侯,拜太常。同年改光禄大夫、给事中,随曹丕东征。黄初七年(226年),回朝拜太仆。同年曹叡继位,董昭进封乐平侯,食邑一千户,转卫尉。太和四年(230年),开始代理司徒。太和六年(232年),正式当司徒,董昭上疏说:“占天下的人都崇尚敦厚忠诚,厌恶虚伪。近年魏讽、曹伟被杀,陛下诏令也痛恨浮华虚伪,想破不正当结党,但执法官吏怕权势,没人敢揭发,风俗败坏越来越重。现在少年不以学问为本,把交游当职业;杰出人士不重孝悌清廉,只追权势逐利。他们纠结成团,互相吹捧,用毁贬惩罚,用袒护赏赐,依附他们就赞,不依附就罪。还有人让家奴门客冒用名字出入官府,交换公文,侦探消息。这些国法不容,刑罚不赦,比魏讽、曹伟的罪还大。”曹叡下严诏斥责罢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青龙四年(236年)五月,董昭去世,享年81岁,谥定侯。


上一篇: 以执法严格著称-三国时期曹魏酷吏满宠简介-掌管司法 (严格执法以()为目标) 下一篇: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陆逊简介-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 (三国时期东吴是现在什么位置)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