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最后为什么还要赐死他-白起对秦朝忠心耿耿的 (秦王最后为什么死了)
对秦国和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起为大秦,忠心耿耿了30年,却惨遭秦王赐死,这是为什么?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武将豪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起战国名将,白起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给秦国打了三十年江山,战无不胜,最后却让秦王赐死了,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历史长河里,武将的故事总是特别带感,尤其是战国那会儿,打打杀杀,英雄辈出。
武将嘛,讲究个实力说话,战国四大名将里,白起排第一,这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白起,秦国大将军,带着军队打了三十多年,大大小小七十多场仗,就没输过。《史记》专门给他写了列传,这排面,杠杠的。

(影视剧照里的白起,是不是还挺有那味儿?)
可这么厉害的人,最后没死在战场上,倒是被自己侍奉了三十多年的秦王拿剑逼死了。他到底犯了啥错,咋就“晚节不保”了呢?
白起和秦昭襄王
其实白起不是秦昭襄王提拔的,是芈太后时期的大功臣。
秦武王举鼎把自己举没了,秦国没太子,乱成一锅粥。芈八子(就是芈太后)赶紧把在燕国当人质的公子稷接回来当秦王,可这孩子太小,芈太后自己掌权,她弟弟魏冉帮忙。
白起就是芈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当左庶长,南征北战二十多年,到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封为武安君,这会儿一直是芈太后说了算。
《芈月传》里孙俪演的芈太后,大概就那气场
等芈太后去世(前265年),秦昭襄王才开始真正掌权,这时候他都五十八了。大臣们表面上恭敬,背地里可瞧不起他,觉得秦国的强大都是芈太后的功劳,昭襄王就是个摆设。
这老王心里憋屈啊,得在军事上立个大功,才能让大家服气。正好这时候秦国打韩国,韩国打不过,想割上党郡给秦国求和。
没想到上党太守冯亭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找赵国说:“别打秦国了,这地归你们吧!”赵国哪能不要啊,一口就吞了。这下秦赵俩梁子结大了,昭襄王心里想:“夺回上党,再打趴赵国,我这王位不就稳了?”
影视剧照里的秦昭襄王,看着就挺有城府
所以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伐赵,长平之战爆发。白起带着赵军一顿胖揍,杀了四十五万,直接把赵国打残了。白起觉得,赵国主力都没了,这时候灭赵正合适,不到一年又兵分三路打过去,主力直奔邯郸。
可白起没想到,这居然是他最后一次当大将军带兵打仗了。
将相不和,君臣相忌
白起之死,绕不开一个人——秦昭襄王的铁杆心腹,丞相范雎。
影视剧照里的范雎,看着就挺会算计
白起带着赵军打节节败退的时候,韩赵两国偷偷派使者来秦国割地求和,还让一个叫苏代的的人去收买范雎,让他给白起使坏。
范雎收了钱,就跟昭襄王吹风:“白起现在功劳已经够大了,要是再灭掉赵国,那您在他面前还能抬得起头吗?”昭襄王一想,对啊,不能让白起功劳太大压过自己,赶紧下令让白起撤兵。白起知道了,气得跳脚,当着众人的面骂范雎是奸臣,耽误国家大事。范雎知道了,能不记仇吗?俩人从此就成了死对头。
秦国撤兵后,赵国丢了地死了四十多万人,全国上下都恨透了秦国,贵族也不摆谱了,老百姓一心想着报仇,还联合了燕、韩、魏、齐一块儿抗秦。这时候昭襄王才反应过来,被赵国耍了,气得直拍桌子,非要再打赵国不可。
白起赶紧劝他:“别打了,赵国现在跟好几个国家结盟了,咱们士兵连年打仗,都累垮了,得歇歇。”他自己也病了,没法带兵。昭襄王拉不下脸,不听,派王陵去打赵国。结果王陵在邯郸城下被打惨了,损失了四万多秦国精锐。
这时候昭襄王没招了,只能让范雎去请白起出山。白起觉得之前就错过了好时机,现在又损失了四万人,根本打不下邯郸,直接拒绝了。
范雎本来就恨白起,回去跟昭襄王汇报时,少不了添油加醋,说白起骄傲自大,怕死不肯带兵。昭襄王火冒三丈,觉得白起不识抬举,但碍于他的功劳,又不好发作。可这时候,白起和昭襄王之间已经生出嫌隙了。
杜邮自刎
白起不肯出战,结果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带着十多万援兵帮赵国,反过来把秦军包围了,秦国伤亡惨重。白起听说后,私下里说:“当初要听我的,哪有这事儿?”这话传到昭襄王耳朵里,他脸都绿了。
昭襄王本来就刚掌权没多久,威信还没立起来,白起这话等于公开打他的脸。他一怒之下把白起贬成平民,逼他去前线。白起只能带病上路,病怏怏的,走得能快吗?
范雎瞅准机会,又在昭襄王面前补刀,说白起“心里不服,一路都在抱怨”。昭襄王彻底失去理智,直接派使者带着宝剑去赐死白起。
影视剧照里的白起,大概就是这种无奈吧
使者追到杜邮的时候追上了白起,白起长叹一声:“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我坑了赵国几十万降卒,这罪该万死!”说完拔剑自刎了。
一代将星,就这么陨落了。而昭襄王想灭赵国的想法,也正如白起说的,早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最后不了了之。直到三十年后,秦王政二十五年,赵国才被王翦灭了。
白起这军事能力,没得说,可政治眼光嘛,跟岳飞差不多。自己功劳太大,手下又有旧部,本来就让人猜忌,还跟范雎结仇,关键是打仗的时候总跟昭襄王对着干,换谁谁不烦?最后被赐死,说到底还是不懂官场规矩,可惜了,痛心啊。
参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范雎蔡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