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唐朝中期政治家裴度简介-元和中兴-辅佐唐宪宗实现了 (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

admin

裴度,字中立,山西闻喜人,唐朝中期一个挺厉害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活了七十五岁,从唐德宗到唐文宗,几朝元老那种。

他家是河东裴氏东眷房的,挺有名的一个家族。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中了进士,后来慢慢升到了御史中丞。这人挺刚的,支持宪宗削藩,结果就跟宰相武元衡一起被刺了,武元衡当场没了,裴度头上也挨了一剑,幸好没死。武元衡一死,裴度就顶了他的位置当宰相。后来他还亲自去前线,带着人平了淮西之乱,立了大功,被封为晋国公,大家都叫他“裴晋公”。之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他又几次当宰相、出去镇守。晚年嘛,官场复杂,他也学着随波逐流,求个平安,最后官做到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七十五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后来会昌元年又加了太师,还能在宪宗庙里享受祭祀。

裴度这人一直挺正派的,帮着宪宗搞了个“元和中兴”。当将相二十多年,推荐了不少能人,像李德裕、李宗闵、韩愈这些名士,还有李光颜、李愬这些名将,他也保护过刘禹锡。史书上说他“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当时的人都把他比作郭子仪。

文学上,裴度也有自己的一套,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就是写文章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儿,道理讲清楚自然就好,反对古文写得太奇。他对文人挺照顾,大家都很敬重他。晚年待在东都洛阳时,跟白居易、刘禹锡这些人经常一起写诗唱和,成了洛阳文坛的中心。他还有文集两卷,《全唐文》《全唐诗》里都收了他的诗文。

唐朝中期政治家裴度简介-元和中兴-辅佐唐宪宗实现了 (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图1)

生平大概是这样:

早年他家是世宦名族“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爷爷裴有邻当过濮阳县令,爹裴溆是渑池县丞。贞元五年(789年)中进士,贞元八年又中了博学宏辞科,后来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成绩好,被派到河阴当县尉。后来升了监察御史,给德宗写密奏,说话太直,德宗不高兴,就被调出京城当河南府功曹,又升了起居舍人。元和六年(811年),当司封员外郎,管写诏令,没多久又升了本司郎中。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了,儿子小,管不了,军官们就拥立田兴(后来改名田弘正)当留后。田兴派人跟朝廷说,愿意遵守法令,让朝廷派官,交税。宪宗派裴度去魏州传话。田兴当时挺低调,不用超规格的车马住房,还请裴度在他家墙上写字,记着自己怎么守法,魏博人都挺感激裴度。又让裴度去各郡传达诏书,大家到郊外迎接,特别高兴。裴度回来后,就当了中书舍人。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裴度当了御史中丞。

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为打吴元济的军队老没进展,裴度兼任刑部侍郎,去蔡州前线宣慰,了解军情,跟诸将传达朝廷意思。回来后跟宪宗分析形势,特别看好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没多久李光颜就在时曲大败淮西军,宪宗直夸裴度会看人。同年六月,成德的王承宗、平卢的李师道派刺客来刺杀宰相武元衡,顺便也刺裴度。六月三号早上,武元衡骑马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刺客就射箭,随从都跑了,刺客牵着他的马走了十几步,把武元衡杀了,拿走脑袋。裴度从通化里家出门,刺客冲他连刺三剑:第一剑砍断了靴带,第二剑划破内衣,第三剑稍微伤到头。裴度摔下马,幸好戴着毡帽,伤不重。刺客又追砍,随从王义用身体挡,右手被砍断。裴度掉路边沟里,刺客以为他死了才走。这事儿震动朝野,过了三天,宪宗就让裴度当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裴度这人刚直,能说会道,会以情动人。自从出使魏博回来,宪宗就挺看重他,从蔡州劳军回来后,更听他的话。武元衡当宰相时,派他重任但没成效,武元衡一死,宪宗就把朝廷大事都交给裴度了。一开始有人劝宪宗罢免裴度,安抚王承宗、李师道,宪宗生气说:“罢免裴度就是让奸计得逞,朝廷纲纪还要不要了?我用裴度一个人,就够收拾这两个乱臣贼子了!”裴度也把平叛当自己的事。他因为受伤请假二十多天,宪宗派卫兵到他家里守夜,宫里派人来慰问的络绎不绝。拜相前一天,宪宗还让他进延英殿谈话,安慰得特别周到。当时京城乱哄哄的,朝野都慌,等裴度当宰相的诏书下来,人心才安定。从这以后,朝廷收到的平叛计策越来越多,调兵遣将也更急了。

元和十二年(817年),宪宗的妈王皇后死了,裴度当礼仪使。宪宗不上朝,想让冢宰管百官。裴度觉得不用老一套,建议不设冢宰,让中书门下省先管着。大家还挺夸他的。

同年六月,蔡州前线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在萧陂到文城栅的路上中了埋伏,打败了,自己逃回来。之前宪宗问大臣们讨伐吴元济对不对,多数人都说罢兵赦罪好,翰林学士钱徽、萧俛他们都在延英殿劝宪宗罢兵。只有裴度说吴元济不能赦。等高霞寓兵败,宰相们以为宪宗肯定烦了,想停战。刚要跟宪宗说,宪宗先开口了:“一胜一败,兵家常事。要是王师就不能败,那古代打仗还有啥难的?老打胜仗,哪还留着这贼人?今天就说这次该不该打,朝廷处置对不对,关键问题处理好。将帅不行的撤了,兵力不够的赶紧补。哪能因为一个将军败了,就停下大计?”宰相们不敢再提罢兵,裴度的平淮计划就能推行了。后来王稷家的两个奴仆告发王稷改了他爹的遗表,瞒了给朝廷的钱。宪宗把奴仆留在宫里,派宦官去东都查王稷家。裴度为大局着想,建议宪宗别查了,免得让全国将帅心寒。宪宗当天就让宦官回来,把两个奴仆交给京兆府处死了。

唐朝中期政治家裴度简介-元和中兴-辅佐唐宪宗实现了 (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图1)

从元和九年到十二年,李光颜、乌重胤他们老打胜仗,但唐军打淮西打了四年,朝廷粮饷都快跟不上了。而且各将领互相观望,剿匪不积极,收获小,宪宗也发愁。宰相李逢吉、王涯他们以劳民伤财为由,劝宪宗罢兵。裴度在旁边不说话,宪宗问他,他说:“我请求亲自去督战。”第二天在延英殿再议,李逢吉他们出去后,宪宗单独留下裴度,问:“你真能替我去吗?”裴度哭着说:“我跟这贼势不两立!”宪宗也感动了。裴度又说:“我前几天看吴元济的投降表,这贼肯定快撑不住了,就是各将领意见不统一,没逼他降罢了。我要是亲自去前线,他们都想立功邀宠,肯定能灭了这贼!”宪宗同意了。八月,裴度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蔡州刺史的身份,当彰义军节度使、申光蔡观察使,还兼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他怕淮西行营都统韩弘不高兴,不想加“招讨”名,只叫“宣慰处置使”。又把“改弦更张”改成“暂停枢衡”,“烦劳宰相”改成“授以成谋”,因为兼招抚,把“剪除”改成“革心”。宪宗都答应了。他还让刑部侍郎马总当宣慰副使,韩愈当行军司马,李正封、冯宿、李宗闵这些人当判官书记,这些也都批了。德宗的时候,朝政乱,官员来往,金吾卫都暗中监视,宰相都不敢在家见客。裴度当政后,觉得乱贼还没平,得接待奇才能士,商量破贼计策,就奏请宰相可以在家里见客,宪宗准了。从这以后,天下有才能的人能向宰相献计,宰相能在家见人,就是裴度奏请的。自从打淮西,朝廷军队老败,有人因为伤亡多、运不过来,建议撤军,老上奏。裴度觉得不除根本祸患,早晚出大乱子;不除淮西这个心腹大患,两河的贼也得跟着学,跟朝廷对着干。所以他坚决请求继续打,宪宗特别信他,言听计从。裴度受命后在延英殿跟宪宗说:“主忧臣辱,我该去拼命。逆贼灭了,就能见天子;贼在一天,我就回不来。”宪宗听哭了。八月初三,裴度去淮西,宪宗派神策军三百骑士护送,还亲自到通化门送行。裴度在城楼下哭着辞别,宪宗给了他皇帝戴的通天犀腰带。裴度名义上是宣抚使,实际就是元帅,驻地在郾城。宪宗因为李逢吉和裴度不合,就把李逢吉罢相,调去剑南东川。

开成三年(838年)冬天,裴度病重,请求回东都养病。开成四年(839年)正月,文宗下诏让他回长安,授中书令。裴度病重不能上朝谢恩,文宗让有关部门按天给他俸禄,还派御医去他家治病。正好三月初三上巳节,文宗在曲江请客,群臣赋诗,裴度病了没去。文宗派宦官赐他一首诗:“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还附了亲笔信说:“朕诗集中想见你的和诗,所以给你看。你病没好,肯定没力气和诗,改天把诗给我就行。春天难养病,好好调养,尽快养好。心里惦记你,写的没一半多。药需要啥,别不好意思老奏请。”文宗的信刚到裴度家门口,裴度已经去世了,七十五岁(新唐书说七十六岁),三月初四。文宗听说后,惊悸悲痛了好久,让人把信重新抄一遍,放在裴度灵位上。然后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停朝四天,还赐了葬礼用的车马布帛财物。让京兆尹郑复管丧事,丧葬用品都官府出。文宗奇怪裴度没遗表,宦官去问,家属送上草稿,主旨是担心文宗还没立太子,没提家事。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又追赠他为太师。


上一篇: 白居易-李商隐和裴度-元稹-他们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都做了些什么 下一篇:裴度喝茶时的即兴之作-赏析-凉风亭睡觉 (裴度妻子)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