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史学家-唐朝时期宰相-杜佑 (编纂史书的机构)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人,唐朝有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后来大诗人杜牧就是他孙子。今天咱们就聊聊他这辈子都经历了些啥。
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靠着家里门荫当官,一开始在济南当参军,后来又去剡县当县丞。再后来他投奔了润州刺史韦元甫,跟着他去了浙西、淮南那边当差。大历六年(771年),他进京当了工部郎中,后来又出去做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唐德宗即位后,他回朝当户部郎中、江淮水陆转运使,后来升了户部侍郎。不过他得罪了权相卢杞,被外放到苏州、饶州当刺史。兴元元年(784年),他升了岭南节度使、御史大夫。贞元初年,又历任尚书右丞、陕虢观察使,后来升了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
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拜了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成了宰相。唐顺宗即位,他迁了检校司徒、度支盐铁使。唐宪宗即位,又进拜司徒,封岐国公。元和七年(812年),他以光禄大夫、太保的身份退休,同年十一月在家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傅,谥号安简。他花三十六年写成的《通典》二百卷,开创了史书编的新体裁,在中国史学史上可是开了先河的。
生平
早年经历
杜佑早年靠着门荫入仕,补了济南参军、剡县县丞,后来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韦元甫因为杜佑的父亲以前帮过他,就把杜佑当故人之子一样对待。一次韦元甫办公时遇到个难断的案子,正好杜佑在旁边,就随口问了问他意见。杜佑回答得那叫一个流利,说的问题都在点子上。韦元甫高兴坏了,当场就上奏让他当了司法参军。后来杜佑跟着韦元甫去了浙西、淮南,特别受信任,慢慢升到了检校主客员外郎。
累职升迁
大历六年(765年),韦元甫病死了。杜佑从淮南进朝,当了工部郎中,充江西青苗使,后来又做了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继位,杨炎当了宰相。杜佑也被召回朝,历任工部郎中、金部郎中、江淮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等使、户部侍郎、判度支,还负责河北战事的粮草转运。
建中三年(782年),杜佑得罪了权相卢杞,被赶出朝廷,外放苏州刺史。他因为老母亲在堂,不想去上任,就改任了饶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因为泾原兵变逃到了兴元,杜佑被任命为岭南节度使,还兼着御史大夫。
节度淮南
贞观三年(787年),杜佑回朝,当了尚书左丞,后来出去做陕州观察使。贞观五年(789年),杜佑升了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还充任淮南节度使。他在扬州修了三十多个营垒,把兵马都整顿得利利索索的,后来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唐德宗硬是不让他守孝,让他直接回来当刑部尚书、检校右仆射。
贞观十六年(800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病死了,士兵们拥立他儿子张愔当主。唐德宗就让杜佑当淮南节制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徐泗节度使,去讨伐张愔。杜佑调了好多战船,让部将孟准当先锋,结果孟准打败了,他就不敢进兵了。朝廷没办法,只好把徐州给了张愔,又把濠州、泗州划给淮南,还让杜佑兼着濠泗等州观察使。
担任宰相
贞观十九年(803年),杜佑拜了宰相,当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充太清宫使。
永贞元年(805年),唐德宗死了,唐顺宗继位。杜佑进了检校司徒,还兼度支盐铁使。当时王叔文当度支盐铁副使,正想搞点新花样,希望杜佑能帮衬他,杜佑没搭理这茬。没多久王叔文失败了,杜佑又举荐了李巽当副使。
元和元年(806年),唐顺宗死了,唐宪宗继位。杜佑又摄冢宰,把度支盐铁的事全让给李巽了。当时度支使的事务乱糟糟的,没个章法。杜佑把营缮的事划给将作监、木炭的事划给司农寺、湅染的事划给少府,减轻了度支使的活儿。没多久,杜佑进了司徒,封岐国公。
后来河西党项部落偷偷和吐蕃勾结,入侵唐朝。边上的将领贪功,请求出兵讨伐。杜佑反对用兵,上书说了前代开边黩武、连年打仗的教训,还指出党项来抢是因为边将贪暴造成的,建议选个好将领,加固边防。
晚年荣宠
元和二年(807年),杜佑请求退休。唐宪宗不准,让他每隔三五天去中书省一次,还照样参与朝政。杜佑每次进宫奏事,唐宪宗都对他特别客气,尊称司徒,不叫他的名字。
元和七年(812年),杜佑病了,四次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唐宪宗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以光禄大夫、太保的身份退休,但还是让他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同年十一月,杜佑病死了,终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傅,谥号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