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初只是落魄的贵族-关羽和张飞为何对他如此忠心 (刘备当初是干什么的)
对关羽和张飞为何对刘备如此忠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名将,为何会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空有皇族血统,穷困潦倒,关羽和张飞为何对刘备如此忠心?桃园结义流...
关羽张飞为啥对刘备死心塌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今天随便聊聊。
张飞关羽都是响当当的三国名将,可刘备呢,顶着个皇族名头,其实穷得叮当响,他俩为啥就认准了刘备?
桃园结义的故事传了上千年,后来那些当皇帝的都羡慕刘备有这么靠谱的兄弟,能托后背的。其实啊,仨人里刘备最关键,但他总把风头让给关张俩。
先说说他们仨是怎么认识的吧,那时候都挺惨的。
刚认识那会儿,仨人都在人生低谷。张飞稍微好点,关羽是逃犯,刘备呢,卖草鞋的落魄皇族。搁现在看,仨人都算不上“成功人士”。可他们仨谁都不想安分待着,就这么相互撑着,熬过了最难的日子,一辈子没分开过。
仨人里刘备出身最高,但也最惨。他是刘家皇族,但这名头早就不值钱了,听说祖上是中山王,可汉武帝的推恩令让爵位越传越小,传到刘备这儿,就剩个空名头,得靠卖草鞋过日子。
这说明刘备这人真不拘小节,为了活命啥都能干。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一个皇族后裔,大男人家家的,能放下身段卖草鞋,这股踏实劲儿不一般。
现在回头看,一个卖草鞋的,最后居然当了皇帝,刘备到底有啥过人之处?他后来当皇帝了,也不避讳自己卖过草鞋,这人看得透。咱们要是卖草鞋,估计早就认命了,刘备偏不,他就没打算一辈子卖草鞋,总想着出人头地。
有天刘备卖草鞋,看见俩人打架,围了一圈人看热闹。刘备上去劝架了。这人挺热心,还会抓机会。他早就在市集上留意张飞和关羽了,觉得俩人值得结交,但直接搭话有点突兀,正好赶上打架,就顺势认识了。
关张俩人打架可不是闹着玩的,俩都是练家子,打起来动静肯定不小。刘备去劝架,这胆子真不小。
这么着,仨人就认识了,关张也不打了。刘备武力不如他俩,就靠一张嘴讲道理,能把人劝住,口才好,心眼也多。
后来刘备能从曹操手里跑掉,说明这人真不简单。可别因为他卖过草鞋就看不起他,他那时候哪知道自己能当皇帝?这皇帝是白手起家,用现在话说就是创业。创业多难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不小心就玩完,古代搞不好还得掉脑袋。
仨人喝酒聊天,各有各的难处。关羽杀了吕熊,犯了人命案,正在逃难,在集市上卖绿豆。官府要抓他杀头。关羽要是个死心眼,早就认命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关二爷了。可他跑了,还先把家人安顿好,这人脑子清醒。
关羽为啥跑?他觉得那官府不配他忠,那些律法他压根不认账。官府人多抓他,他就先跑,不觉得丢人,也不觉得自己错了。后来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孙权,这里面转变可不小。
张飞在仨人里最有钱,家里有地,卖酒肉过日子,是个屠夫。古代讲究“穷文富武”,关张武艺那么好,一般家庭供不起,最次也是家里殷实的农民。
俩人都有勇有谋,肯定学过兵书,但没去考功名。古代“士农工商”,刘备遇到他们时,干的都是被人瞧不起的活儿。
这里面说道就多了,他们赶上了东汉末年。改朝换代的时候世道乱,阶级就松动了。底层人要是抓住机会,也能封侯拜相。但真正的底层人很难翻身,你给他个将军,他可能都不会带兵。
乱世里,老百姓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能逆天改命的,压根不是真底层。他们得有实力,古代信息不通,至少祖上阔过,才能培养出会打仗、能出主意的。
他们祖上估计是卷入了朝堂斗争,才落到底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乱世里跟对明主,就能翻身。
刘备会看人,跟他们聊了聊,越觉得俩人以后有出息,就提出结拜。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刘备再落魄也是皇族,这身份有优势。东汉还没亡,皇族的面子好使,仨人就拜了把子。
仨人在最落魄的时候遇上,互相帮衬,谁也没嫌弃谁。这份情谊真不一般,诸葛亮都比不了。就像大学睡一个寝室的兄弟,毕业后一起找工作、一起创业,看过对方最光鲜和最狼狈的样子,自然特别信任。
再说说刘备对关张俩人的态度。
刘备这人魅力大,对关张特别仗义。你可能会说这是收买人心,但能让人这么死心塌地,肯定有真东西。据说仨人晚上聊晚了,就挤一张床睡。古代能同榻而眠,说明刘备真信他们。
曹操还演过“梦中杀人”那套戏,就是怕睡觉时被人害。这人疑心病重,谁都不信。他没有能托生死的兄弟,谋士关系再好,他也只信自己。
关张都是武将,刘备不怕他们害自己,仨人挤一张床,关系铁得很,关张也愿意为他拼命。
后来曹操招降关羽,给高官厚禄,关羽不稀罕。人心都是肉长的,刘备这个大哥当得好,关羽就是豁出命也要跟着他。刘备和曹操性格差远了,关羽又不傻,在曹操手下,哪天莫名其妙就完了。
刘备和张飞还是同乡。汉朝的同乡关系不一般,刘邦打天下靠的就是老乡帮忙。
这俩人就有种特别的亲近感。你想啊,古代交通多不便,“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有个同乡,聊聊家乡事儿,说几句家乡话,漂泊感一下子就少了。
他们都愿意跟着刘备,刘备地位高了也没疏远他们,关系还是跟以前一样铁。仨人的关系,刘备是关键,像粘合剂一样。要是刘备撂挑子,哪还有后来的桃园结义啊。
最后说说仨人的共同理想。
一开始仨人是意气相投,想干一番大事业。这事业不是帮刘备当皇帝,是要匡扶汉室,帮皇帝除奸臣。刘备那时候哪敢想当皇帝,最大的梦估计就是像祖上那样封个王。
后来刘备真在汉中称了王,眼看正统皇族越来越不行,刘备野心就大了。有刘秀这么个榜样,他也琢磨起称帝的事。这是仨人关系的一个大转折,说好一起辅佐皇帝,你却要当“反贼”。
咱们现在看,刘备也是皇族,皇帝昏庸,他上台挺好。但古人死板,君臣有别,犯上作乱是大不敬。刘备说服了俩人继续跟着他,但这时候仨人关系就有点微妙了。
兄弟当皇帝了,怎么处?历史上真把皇帝当兄弟的,没几个好下场。后来仨人相继去世,这份情谊一直到最后。想想这可能是最好的结局,没有手足相残,只有各自不幸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