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是不是吕布的第一个义父-吕布杀丁原真的错了吗 (丁原是不是吕布杀的)
对吕布和丁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布杀丁原,的确是踩雷了,倒不是说丁原不能杀,只是说丁原不能被吕布杀了,为啥?因为吕布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汉朝是一个非常讲究门生故...
吕布杀丁原这事吧,细想下来真是踩雷了。倒不是说丁原不能杀,关键是丁原不能是被吕布杀的。为啥?因为吕布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
汉朝那时候特别讲究门生故吏这一套。你是谁的门生,基本上一辈子都绕不开这层关系。毕竟是你恩师把你推荐进官场的,往后不管你混得多好,都离不开人家当初的提携。
那为啥袁绍、袁术能一下子就做大?还不是因为他们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哥俩出来创业,基本上是一呼百应,毕竟大家都受过老袁家先辈的照顾。

先说这第一点,吕布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
好多人觉得吕布是丁原的义子,其实吧,这说法没啥依据。《三国志》里就写了一句:“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说白了,就是丁原当骑都尉的时候,驻兵河内,把吕布提拔成主簿,对他特别好,特别信任。
这么看,丁原是第一个发现吕布这号人物的人,相当于吕布的恩师。那之前吕布在干嘛呢?早先丁原当并州刺史的时候,吕布在他手下就是个小军官,没啥出彩的地方。
也就是说,没丁原提拔,吕布想靠军功一步步往上爬,得熬好久。毕竟吕布又不是官二代,哪来那么多主角光环?
所以吕布的前程,全是丁原给铺的。现在反过来要杀掉第一个提拔自己的恩人,这不是恩将仇报吗?往后谁还敢轻易提拔你啊?
再说说第二点,破坏规矩的人,肯定让人瞧不上。
汉朝那时候察举制是主流,一般都是高级官吏去基层走访,挑人做官,汉朝大部分官员都是这么上来的,这就是规矩。
当了官之后,从基层慢慢干,想升官?得看你的业绩说话。所以升迁的机会,也在高级官吏手里,这又是规矩。
丁原提拔吕布,符合第一条规矩,靠察举发现人才。可吕布从小小主簿直接当骑都尉,这就踩了第二条规矩的雷。
因为吕布这次升迁,不是靠业绩,是靠卖了自己的恩师。这就把汉朝官员普遍升迁的规矩给破坏了。
以后要是人人都为了升迁,跑去卖掉昔日的恩师,那谁还敢执行第一条规矩?两条规矩都乱了,以后不就乱套了?
所以说,杀丁原这事,吕布算是彻底踩雷了。他得罪的,不光是支持丁原的人,还有汉朝绝大多数官员。
第三点,丁原这人本身也挺重要的。
丁原早先当并州刺史,手里攥着兵权镇守一方。后来又成了骑都尉,依旧手握兵权。所以说丁原是汉朝末年一位实权派代表。
尤其是蹇硕想扩充朝廷军队的时候,丁原主动把张辽这些部下派到京城当官,等于把亲信安插到了朝廷里。
后来丁原还受何进邀请,带着人马进了洛阳,当上执金吾。本来打算跟何进合作灭了宦官,结果何进反倒被宦官先给宰了。
这时候董卓也带兵入京了,朝里就出现两大军事集团,一个是董卓,一个是丁原。所以董卓想独霸朝纲,最该干掉的就是丁原。毕竟丁原手里有军队,够威胁到董卓。
董卓自己也不敢乱动,就靠收买吕布,干掉了丁原。其实他也没想到,丁原的手下那么怂,居然没找吕布报仇,反而都投靠了吕布。
董卓这才重用吕布,让吕布顶了丁原的位置。吕布是飞黄腾达了,但朝里再没人能跟董卓抗衡了。
可以说,吕布杀了丁原,直接造成了东汉末年董卓乱政的局面。要是丁原还在,双方互相制衡,说不定汉朝还能多撑会儿。
那丁原该不该杀呢?
丁原被杀,张辽这些手下没人闹事,说明啥?丁原未必得人心。
他这个并州军领袖,算是半路出家。公元188年,并州刺史张懿跟胡人打仗,兵败被杀,丁原才接了他的位置。
可到了189年,也就一年后,汉灵帝驾崩,丁原跑来洛阳,跟何进合作打算灭宦官。其实这时候丁原刚接手并州军没多久,地位不稳,威信也不高。董卓才动了除掉丁原的念头。
吕布也不是傻子,要是丁原威望特别高,吕布也不敢动。就算杀了丁原,也得被手下给灭了。
吕布在丁原手下待了那么久,太清楚丁原在并州军里的地位了。正是摸清了情况,吕布才敢铤而走险,砍了丁原的脑袋,当投名状交给董卓。
再说说丁原这人,其实翻不起啥大浪。
从结果看,就算丁原活着,也折腾不起来。一来他在军里威信不高,二来连吕布这种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都控制不住。
这么看丁原的管理水平也就那样,跟董卓根本没法比。所以最后丁原还是斗不过董卓,只能拖住他一阵子。
要是这段时间里,袁绍能拉起一帮人马进京城,说不定真能改变汉朝的命运。不然的话,还是得让董卓一家独大。这么看,吕布杀丁原还真没错。
从吕布的角度来说,这是从主簿快速晋升的一条路,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事实证明吕布能力确实强,才敢放手一搏。
吕布杀了丁原后,不仅控制了并州军,还让他们服服帖帖,这就是本事。后来董卓被灭了,张辽他们还是铁了心跟着吕布,可见吕布真不是一般人。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