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差点被无能君主毁灭的三国大将-他们是谁

有句话叫做,强将手下无弱兵,,反过来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说一个士兵勇敢能战还要遇上一个好将军,否则,全军失败了,你再勇敢也成不了胜利者,其实,这句话对将军也同样适用,一个将军熟读兵法、料...

admin

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反过来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其实挺有道理的。一个士兵再勇猛,也得遇上好将军,不然全军败了,你个人再能打也白搭。其实将军也一样,熟读兵法、料敌如神、带兵有方,但摊上个无能的君主,再好的本事也使不出来。说白了,局部战场将军是主角,可到了全局战略里,统帅才是老大。三国时候就有这么几位大将,在原老板手下憋屈得不行,才能根本发挥不出来,要么战败被俘,要么眼看就要成“老兵油子”了。结果换个明主,立马就扬名立万了。

差点被无能君主毁灭的三国大将-他们是谁(图1)

那咱就聊聊三国里差点儿被无能老板毁了的几位大将,下面咱细说。

张辽

张辽原来跟着并州刺史丁原,后来又归了董卓;董卓死后,他又跟了吕布,被任命为骑都尉,到了徐州,吕布让他当鲁国相。曹操打败吕布后,张辽投降,被曹操封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看张辽这履历,当时也算老资格军人了,但前几位主公愣是没让他发光发热。要是照这么下去,怕是就得在行伍里终老了。要说前两位诸侯手下张辽没露头,可能是因为仗打得少,那到了吕布这儿,仗几乎天天有,吕布该重视他了吧?可吕布这人,当个猛将还行,当统帅一方的大将,那都不及格,还能指望他知人善任?就好比高顺,曾经干翻刘备、夏侯惇,三国时期能赢这俩的有几个?但吕布说解他兵权就解了,在这种老板手下,埋没个张辽又算啥?

归了曹操后,张辽才算真正有了舞台。一方面,曹操让他专门搞军事,没多久就从中郎将升了裨将军;另一方面,过段时间让他独立带兵,比如关羽斩颜良那场白马之战,就是张辽带兵去解的围。后来平定昌狶、讨伐袁氏兄弟、打辽东柳毅,张辽已经成了曹操手下的大将。等到北上平定三郡乌叛乱,他已经是曹操直接指挥的大将了。再后来平定陈成、梅兰叛乱,有了假节的待遇。张辽最出名的就是“大战逍遥津”,把孙权打得魂飞魄散,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形容都不过分。曹丕时期,张辽一直在魏国防守东吴,直到病死。孙权听说他病了还告诫手下:“张辽虽然病了,还是勇不可当,千万小心。”可见张辽多让东吴人忌惮!

要是张辽没遇上曹操,能有这战绩?难说!

张郃

张郃原来跟着韩馥,后来归了袁绍。袁绍派他打公孙瓒,等公孙瓒败了,张郃功劳最大,升了宁国中郎将。中郎将这官在三国不好说高低,曹丕当过那是高位,诸葛亮干的是总参谋长活儿,张飞封过但没封侯算低位。张郃这个“宁国中郎将”,听着就比张飞那号有分量,能在袁绍跟前参军事的。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对峙,袁绍派淳于琼他们护送粮食屯在乌巢,曹操亲自带人偷袭。张郃觉得曹操带的都是精兵,淳于琼肯定扛不住,乌巢粮仓一丢,河北大势就没了,赶紧建议袁绍派兵救。可袁绍的谋士郭图说张郃的计策不行,该打曹操大本营,曹操必然回来,乌巢危机自然解。张郃说曹操营寨太坚固,打不下来,淳于琼要是一被抓,咱们都得当俘虏。袁绍派了点轻骑兵救淳于琼,主力去打曹操大本营。结果淳于琼真被曹操抓了,粮仓被烧,大本营又没打下来,袁军崩溃。郭图怕袁绍怪罪,又在袁绍面前说张郃坏话,张郃害怕,投降了曹操。

张郃和郭图意见不合,本来很正常,关键看老板怎么拿主意。袁绍分兵两路,说明他自己都看不清形势,更信郭图,重点放郭图建议上了。遇上这种糊涂老板,谁也别想成有为战将,不光张郃。淳于琼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早期和袁绍曹操齐名,后来被看成酒囊饭袋,不能说全是袁绍毁的?难怪袁绍手下大将朱灵早早离开了他!朱灵这人吧,能力一般,但早早归了曹操,最后被任命为后将军,当时最高军职之一,这可不就是老板的才能成就了将军?

张郃归了曹操,立马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后来因功逐步升到西北方面副统帅,给夏侯渊当副手。

张郃最有名的战绩有两项:一是夏侯渊死了,张郃被众将推举为临时主帅,他临危不乱,稳住军心,曹军安全撤了;二是街亭打败马谡,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张郃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死在一次简单的追击战。现在普遍觉得,是司马懿想除掉大将,独揽大权,逼张郃追击的。要是真这样,只能再说一遍,将军能不能成名,还得看跟谁当差。

黄忠

黄忠原来跟着刘表,当个中郎将,前面说了,这种中郎将应该是最低那种,因为曹操接管荆州后,只给了黄忠个“代理裨将军”的官,还让他管原来的辖区,归长沙太守韩玄领导。

三国那会儿,哪个诸侯手下的将军都是“宝贝疙瘩”,黄忠从头到尾都是小县城的小将军,只能说明刘表就是个“自守贼”,既不会发现人才,更不会用人才。曹操没涉足长沙,对黄忠了解多少不好说,但没重视他,也有刘表的原因。

黄忠归了刘备后,应该马上被重用了,因为刘备入川打仗,主要带兵人就是黄忠。正史里黄忠的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刘备不带赵云(关羽张飞有守土重任),却带着黄忠,说明刘备识货。黄忠也没让刘备失望,从葭萌关开始打刘璋,他经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汉中的定军山之战,黄忠斩了曹魏大将夏侯渊,成了和关羽、张飞、马超一个级别的大将。

只能说,是刘备成就了黄忠,而黄忠差点儿就被刘表埋没在蓬蒿里了。

甘宁

甘宁早年是个地痞恶霸,后来读点书,想去投靠刘表,刘表压根没把他当回事。又转投黄祖,黄祖虽然用他,但也只是当普通人使唤。甘宁到了东吴,经周瑜和鲁肃推荐,立马得到孙权重视,像对待老部下一样。甘宁给孙权献策,说曹操迟早要篡汉,主公该早做打算,谋取荆州。谋取荆州的计划应该是先打黄祖,再占楚关,然后图巴蜀。诸葛亮和刘备有“隆中对”,甘宁这计策,算东吴版的隆中对吧?那时候刘备还没得势,所以只有天下两分。东吴这天下两分理论还有鲁肃版,从大战略框架说的,甘宁的倒像具体作战计划。计划孙权同意了,率军向西,果然打败黄祖,收编了他全部人马。

甘宁的成名之战有三次:一是镇守益阳挡关羽,一千多人挡住关羽五千精兵;二是濡须夜袭曹操前锋,逼曹操撤兵北还;三是救孙权于逍遥津。尤其是第三次逍遥津之战,一战成就了两名战将,曹魏是张辽,东吴就是甘宁。

要不是孙权赏识,甘宁还不知道在诸侯间游荡呢,还是回去当他的地痞?

三国时期这样的将军应该还有,比如臧霸、文聘、田豫啥的,但他们名气好像没这几位大,典型意义也没这么突出。


上一篇: 三国里最擅长突围的将领是赵云吗 (三国里最擅长的武将) 下一篇:三国时期处死自己的妻子的帝王都有哪些人 (三国时期处死多少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