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在三国演义中的评价-为何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哪一回出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深受刘备诸葛亮忌惮的此将,为何只怕赵云...
张郃这人吧,在《三国演义》里的评价,那叫一个两极分化。喜欢的人觉得他实力不俗,武力强,脑子也好使,让不少人忌惮。就说汉中之战,黄忠砍了夏侯渊,蜀汉那边都乐疯了,刘备却来句:“夏侯渊算啥,张郃比他强多了,砍了张郃才值得庆贺!”这话听得出来,刘备是真把他当回事儿。后来诸葛亮北伐,面对张郃,连魏延都没把握能赢,诸葛亮都得亲自盯着,可见张郃在诸葛亮这儿,也是个硬茬子。
可不喜欢张郃的人呢,觉得他就是个“战场投机分子”。官渡之战,袁绍还没输呢,他就跑路投了曹操,把袁绍那边搞得人心惶惶,直接崩盘。长坂坡之战,赵云就一个人,张郃愣是不敢追着打;潼关之战,他和马超过招,二十回合就被打得狼狈逃窜……这么一看,张郃好像确实有点“顺风浪,逆风投”的意思,打不过就跑,保命要紧。
不过话说回来,张郃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可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还和张辽打平过,个人武力是真不差。刘备诸葛亮这种大人物都忌惮他,说明他确实有真本事。只是有时候吧,那股死战的劲儿差了点,让人有点瞧不上。

但汉中之战,张郃的表现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前期他跟张飞在巴西郡交手,虽然打不过,却没像以前那样直接撤,而是退守宕渠山,继续跟张飞耗。后来被张飞伏击,硬是撑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直到伏兵四起,才不得不撤。这回他可不像以前那么怕死了,跟张飞单挑、斗阵,都没含糊,名将该有的样子,算是露出来了。
更关键的是,夏侯渊被杀后,汉中曹军人心惶惶,再乱下去可能就崩盘了。这时候张郃站出来,稳住了军心,给曹操争取了支援时间。要不是他,曹操那会儿败得更惨,刘备怕是要占大便宜。这战张郃算是没让人失望,不再是那个只顾自己跑路的将领了。
可奇怪的是,曹操来了之后,张郃又露出了老毛病。黄忠烧粮草被张郃、徐晃围住,赵云去救,沿途曹军一听“赵子龙”,立马想起长坂坡的威风,根本不敢拦。赵云杀到张郃跟前,张郃和徐晃眼睁睁看着赵云救走黄忠,愣是不敢出手。

那问题来了,张郃连张飞都不怵,为啥偏偏怕赵云?张飞可是能和吕布过招不落下风的主儿啊,赵云再猛,也不该比张飞让张郃更忌惮吧?
其实这事,曹操最清楚,毕竟张郃和赵云的几次交手,他都看在眼里。
第一次交手,穰山之战。高览和张郃伏击刘备,眼看要成了,赵云杀出来,一回合秒了高览,三十回合就把张郃打跑了。张郃虽然败了,但心里不服,毕竟他是猛将,有点傲气,还想跟赵云再战。

第二次就是长坂坡。张郥好不容易追上赵云,上去就干,结果赵云抱着阿斗,只能边打边退,最后掉坑里了。张郃挺枪要刺,坑里突然冒出一道红光,赵云的马“嗖”一下跳出来了。古人迷信啊,红光代表真龙护体,赵云这是老天爷罩着的!张郃当时就懵了,吓得赶紧跑了。后来曹操下令追赵云,张郃是曹营猛将里倒数第二个到的,可见他多怕赵云。
说白了,张郃本来武功就比赵云差点,全靠一股“猛将的傲气”硬撑着敢打。现在知道赵云有“天命”护体,他连心理优势都没了,哪还敢再上?
第三次交手,赤壁撤退。曹操被周瑜打跑,遇到赵云伏击,让张郃和徐晃去挡。这之后,张郃好像消失了一样,后来张飞、关羽来偷袭,曹操那边也没见张郃的身影,直到两年后的铜雀台宴,他才又冒出来。估计是那次跟赵云打,受伤太重了,不然以张郃的性格,不至于躲两年。

这么一想就通了:穰山之战证明武力不如赵云,长坂坡之战心理被击溃,赤壁之战联手徐晃都打不过还受了伤。这三下来,张郃对赵云的怕,不就顺理成章了?
那曹操知道这些吗?肯定知道。赵云救黄忠后,曹操居然亲自去追赵云,说明他清楚张郃和徐晃不敢上。后来张郃他们也没受罚,曹操估计也觉得,赤壁撤退时他俩就打不过赵云了,汉水之战再让上,确实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