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丕伐吴是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曹丕死后谁继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21年,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所以刘备发起了夷陵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接了曹操的班,当上丞相、魏王,同年就称帝了,汉朝四百多年就这么没了,魏国立起来了。
公元221年,孙权偷袭荆州,把关羽给办了,刘备气坏了,第二年就发兵打夷陵。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写信说要去打刘备,曹丕还写了《报吴王孙权书》给他打气。闰月,孙权在夷陵把刘备揍了一顿。这下孙权不愁蜀汉了,可之前说好送儿子孙登去曹魏当人质,他开始磨磨唧唧拖着,魏吴这联盟看着还行,其实早有裂痕。到了十月,孙权直接反了。
孙权这背刺,曹丕气得不行,又下了《伐吴诏》,跟将士们说:“南征!围江陵!抢了不少船,砍了好多脑袋,投降的人路上都是,牛酒天天送来!”意思就是非打孙权不可。222年,曹丕派了三路大军,阵仗老大了。兵力加起来二十多万,汉末三国里,这规模能排上号。还调集了九个名将,一起伐吴。那问题来了,这波打下来,到底啥战绩?
先说东路。曹丕让曹休当主帅,带着张辽、臧霸这些狠将,沿着资江往洞口要塞冲。东吴派了假节的前将军吕范,带着水军挡着。结果一天晚上,暴风把吕范船队的缆绳吹断了,吴军船全飘到北岸去了。魏军趁机冲上去,砍了几千人,还抢了好多船,赢了。曹休立马下令渡江,可吴军的救援船来了,把散兵收回去,又退回江南。曹休让臧霸带一万多人,坐五百艘小船追,打了徐陵,又杀了吴军几千人。
这么看,东路曹休、张辽、臧霸这边打得挺顺,给东吴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再说说中路。曹丕让大司马曹仁带队,打濡须口,手下有蒋济、常雕、王双这些人。黄初四年(223年),濡须口还在打,曹仁有步骑几万人,东吴那边是朱桓,才五千兵。曹仁虽然打过不少硬仗,但这次没听蒋济的劝,觉得自己人多,非要分兵打中洲。朱桓亲自对付曹泰,又派严圭去打常雕。到了三月,朱桓把曹泰给打爆了,魏军主将常雕、副将诸葛虔都被砍了头,副将王双被活捉。曹仁这一路损失惨重,进攻中洲的五千人全军覆没,一千多人战死,剩下的全被俘了。曹仁因为指挥失误,气得没多久就死了,五十六岁,曹魏亏大了。这路军后来让蒋济接手。
第三路是曹真带队,跟夏侯尚、张郃、徐晃一起打南郡江陵。曹真先破了吴将孙盛,又和夏侯尚打跑了来增援的诸葛瑾,占了江陵中洲,把江陵城给围了。曹真让人堆土山、挖地道,还盖了楼橹往城里射箭。可吴军守将朱然指挥得好,还攻破魏军两个营垒。大军围了六个月,吴军粮食快没了,江陵城还是没打下来。
这次伐吴,曹丕派了曹休、张辽、臧霸、曹仁、蒋济、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这九个名将,曹魏五子良将里,张辽、张郃、徐晃都来了,乐进和于禁一个早死了,一个被曹丕逼死了。说白了,曹魏中期这些名将,除了司马懿、郭淮,基本都来了。看来曹丕不光是气孙权背叛,说不定真想趁机灭了东吴。
可就算有九个名将,二十多万大军,曹真、曹休那边也赢了,孙盛被破,吕范被揍,诸葛瑾被烧,江陵都快拿下了,孙权死守着几条战线。关键时刻,曹丕这边突然闹起了疫病,加上朱然死守江陵,孙权赶紧派人求和,曹丕只能退兵。之后曹丕虽然还想着打东吴,但都没成,说明这时候东吴确实能跟曹魏掰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