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为何没能实现 (三国时期隆中是现在哪里)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葛亮生逢乱世,才华横溢,人称,卧龙先生,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中对,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乃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
东汉末年那会儿,天下乱成一锅粥,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诸葛亮就生在这时候,人送外号“卧龙先生”,本事大得很。《隆中对》这东西,是陈寿在《三国志》里写的,记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跟诸葛亮唠嗑时的话。诸葛亮当时把天下形势一扒拉,就给刘备指了条明路,算是他的“创业计划书”。
其实刘备后来占了荆州,走的路子基本跟《隆中对》说的差不多,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东吴那头,压根没打算按诸葛亮说的来。
诸葛亮先掰扯了天下局势:曹操手握百万大军,还挟着天子号令诸侯,跟他硬刚肯定不行;孙权在江东待了三代,地势险要,老百姓也服他,能跟他结盟,但不能打他的主意;荆州这地方,四通八达,兵家必争,可刘表守不住;益州条件好,但刘璋是个窝囊废,北边还有张鲁盯着,他也镇不住。
所以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三个主意:第一,先跟东吴搞好关系,一起对付曹操,但别硬碰,赶紧想办法把荆州、益州弄到手,站稳脚跟;第二,占了这两地后,守住险要,跟周边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内部好好治理,发展实力,等机会;第三,时机到了,就让一员大将带荆州兵打宛城、洛阳,刘备自己带益州兵出秦川,两路北伐,拿下中原。
赤壁之战后,刘备确实占了大便宜,荆州大部分地盘到手,后来又拿下益州、汉中,这一步一步,跟《隆中对》说的基本没差。谁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东吴突然翻脸,把荆州给抢了,这下《隆中对》直接黄了。
为啥东吴非要翻脸?说到底,荆州对他们太重要了。荆州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就能打到东吴家门口。刘备要是占了荆州,对孙权来说,就像家门口蹲了个猛虎,他能睡得着觉?刘备这边呢,丢了荆州,益州的东大门就关死了,势力被死死卡在四川,想出去都难。
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了最大赢家,占了荆州七郡里的四个郡加江夏郡南部,孙权只占了江夏郡和南郡北部。刘备后来想用江夏南部换孙权的南郡北部,孙权一开始不干,后来为了腾手打交州,才同意了。说白了,哪有“刘备借荆州”,就是“换荆州”,当时俩人各取所需。
可等东吴平定交州,刘备拿下益州,孙权立马不干了,转头就跟刘备抢荆州。原因就一个:东吴绝不允许已经起来的刘备占着荆州。对东吴来说,荆州是命门,丢了就等于把家门敞开让人打;对刘备来说,荆州是钥匙,丢了就被锁死在益州。后来湘水划界、吕蒙白衣过江,关羽丢了命,刘备又去打夷陵,结果还是没拿回荆州。荆州一丢,《隆中对》彻底成了空谈,蜀汉这下被锁在益州,只能跟东吴和好,再想着北伐找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