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征战各处常立大功 (拓跋改名为元)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永昌王,官至抚军大将军,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健身材高大强壮,善于骑射,通...

admin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异母弟弟,封永昌王,官职做到抚军大将军,南北朝北魏那边挺有名的一位宗室将领。

他这人身材特别高大壮实,骑马射箭是一把好手,兵法也懂,每次出征总能立大功。论本事,跟陈留桓王拓跋虔差不多,但脑子更活络些。跟着太武帝打过西夏的赫连昌,一路打到木根山;后来打北燕,他单独把建德给拿下了;还带兵救过辽西,几次三番去北燕的和龙那边折腾,把庄稼都给割了,老百姓也驱赶了不少;西河胡人叛乱,他也带着人去平定了。北伐柔然的时候更是威风,把漠北都震住了。不过最厉害的还是灭北凉那回,他功劳最大,排众将第一。后来又去收拾了南凉和北凉的残兵败将。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拓跋健去世了,谥号是“庄”。

他这一辈子啊,挺能打的。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被封了永昌王,还当了抚军大将军,那时候应该挺年轻的吧?他本来就长得高,力气大,骑马射箭特别准,兵书也熟,打起仗来从来没掉过链子,功劳攒了不少。本事跟拓跋虔不相上下,但脑子转得更快。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征战各处常立大功 (拓跋改名为元)(图1)

跟着太武帝去打大夏的赫延昌,一路往西冲到了木根山。到了延和元年(432年),太武帝派兵打北燕的和龙,拓跋健单独带人把建德给拿下了。第二年正月,他又带着兵去救辽西。同年六月,太武帝让他和尚书左仆射安原一起,领着各路兵马去打和龙。延和三年(434年)六月,他又跟司空长孙道生、侍中古弼,带着各路兵马再打和龙,那次把北燕的庄稼全给收割了,还赶走了不少老百姓。太延三年(437年)七月,他又和长孙道生在西河讨伐胡人白龙的余党,给全灭了。

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带兵去五原打柔然可汗吴提,分了三路兵:乐平王拓跋丕和贺多罗带十五员大将走东路,拓跋健和宜都王穆寿带十五员大将走西路,太武帝自己走中路。到了浚稽山,太武帝又把中路军分成两路,陈留王拓跋崇往大泽、涿邪山走,太武帝自己往北边的天山去。他们在西边的白阜山刻字记录行踪,结果没找到柔然人,就回来了。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征战各处常立大功 (拓跋改名为元)(图1)

后来太武帝又打了一次柔然,越过涿邪山,回去的时候让拓跋健在后边拦截。柔然派了一万骑兵来追,拓跋健就带着几十个人上去打,箭射得特别准,射中一个倒一个,柔然人吓得赶紧撤了。这一下,他在漠北可算把名头打出去了。

太延五年(439年)七月,太武帝分兵打北凉,拓跋健和尚书令刘洁带着各路兵马,跟常山王拓跋素一起当先锋。八月初二,他们缴获了北凉二十多万头牛马。九月,北凉国君沮渠牧犍投降,北凉没了。这仗里,拓跋健功劳最大,排第一。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四月,太武帝让他带兵讨伐秃发保周。七月初三,拓跋健到番禾,把秃发保周打败了,秃发保周领着兵跑了。七月二十七日,秃发保周自己自杀了,拓跋健把他的脑袋送回了京城。八月二十九日,他又把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给降服了。

到了太平真君二年(441年)九月十九日,拓跋健去世了,谥号是庄王。


上一篇: 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拓跋弥-明元帝拓跋嗣第三子 (他的一生有着快乐英语) 下一篇:深明佛法-仁爱宽和-拓跋晃-北魏太武帝拓跋寿长子 (深明是什么意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