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仁君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读)
周世宗英年早逝,留下个小娃娃柴宗训当皇帝,还有个二十来岁的无知少妇符太后垂帘听政,就在这种主少国疑的非常时刻,忽然边关传来急报,北汉联合契丹再度来犯,符太后一听就慌了神,当初周世宗即位之初,北汉就这么...

可大军刚走了半天,到陈桥驿就停了。军官们全凑一块儿嘀咕后周眼下这破局。赵匡胤的心腹李处耘先嚷嚷:“现在皇上还是个小孩儿,哪懂打仗的苦?咱们在前头拼命卖命,谁知道啊?”那时候当兵,不就为混口饭吃?大伙一听,都觉得在理,竖着耳朵听。那咋办呢?李处耘又说:“咱们都点检大人(赵匡胤)那可是勇冠三军、威震天下,还心疼士兵,懂咱们心里的苦。不如咱们先拥立他当天下之主,然后再去北征,咋样?”

赵匡胤当时是禁军老大,上上下下的军官,大多都是他心腹。跟着他、拥戴他,那可是稳赚不赔的事儿。大伙立马表态,铁了心跟赵大人走。李处耘就带着大伙去找掌书记(秘书)赵普商量对策。
赵匡胤先告诉大伙:“点检大人一心效忠后周,绝不可能自立!”大伙一听,傻眼了,只好讪讪地退出去。李处耘一看这架势,说:“刚才咱们都表态要拥立点检当天子,现在就算了?要是让小皇帝知道了,咱们一个个都得抄家灭族!唯一的办法就是生米煮成熟饭!就算点检大人不愿意,咱们也得逼他当皇帝!”大伙一想,也对,只好又一起去找赵普。
赵普看大伙来来回回求,总算松口,说愿意去劝点检大人,但希望大家以后都得听新天子的命令。他就开始分派活儿:谁谁去联络京城将领,谁谁盯着各官衙,谁谁把守皇城……一直忙活到天亮。

那赵匡胤这晚上干啥去了?他黄昏喝了点酒,一整晚都在呼呼大睡。
早上刚起来,赵普就带着大伙冲进大帐,把赵匡胤架到议事厅。赵普早准备好的黄袍往他身上一披,带头跪下磕头,山呼万岁。赵匡胤推辞了好几次,推不掉,实在没办法,才勉强答应。但他提了个条件:“你们是为了自己的富贵,才逼我当天子啊。以后你们能听我的命令就成,不然我坚决不当。”大伙赶紧下拜,说:“惟命是听!”赵匡胤深情地说:“少帝和太后,都是咱们要侍奉的主上;公卿大夫,都是我的同僚。这些人你们千万不能动。近代帝王打都城的时候,常让士兵抢东西杀人,你们可不能这样。事儿成了,我重重赏你们;要敢违背命令,我灭你们全族!”大伙听了,都有点怕。起事的部队军容整齐从仁和门进了京城。从起事到赵匡胤称帝,前后就一天。部队秋毫无犯,当天集市上照常做生意。史学大家欧阳修都不禁慨叹,说太祖皇帝这仁德,军纪严明,爱惜百姓,百年里都找不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