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歌江南曲该如何鉴赏-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描写江南的古诗)
江南曲,南北朝,柳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这是一首闺怨诗,诗的前二句描绘...
江南曲【南北朝】柳恽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这首诗其实是写闺怨的。开头两句画江南景,点时间,后面引出下文,六句写女主碰到归客,问丈夫的事儿。就是江南女子想远方的老公,老不见人归,挺着急的。整诗写得弯弯绕绕的,音调好听,像问答一样,话还特简单。
开头两句,写采白蘋的汀洲,带出江南春天的傍晚,几笔就让人想见江南水乡的样子。采蘋这事儿,估计就是看着东西心里起兴,借采蘋说想人、寄情,不是真写采蘋。这么一来,读者看到芳草就想到美人,江南春天的好景色,也让想人的姑娘和她的思念多了点味道。
接下来两句,说有个从洞庭回来的人,碰到了“故人”。姑娘刚听到这消息,估计心里还松了口气,但对她这种因为爱情天天想得要死的人来说,这点消息反而让她更难受,更坐不住了。后面四句就是这么来的。诗里写“洞庭”“潇湘”,其实是一个地方,偏分开说,读起来有点错落感,字面看像两个地方,好像暗示游子到处漂泊,加上“逢”字说的偶然碰见,让人想起远方的人行踪不定、消息难寻。
诗的后半段,开头一句问“故人何不返”,直接把想人的急劲儿写出来了。“春花复应晚”里的“春花”其实就是白蘋,开头说了姑娘在采蘋,她就顺手拿手里的东西打比方,一点不刻意,挺巧的。“复”字说明老公好几年没回来了,侧面能看出姑娘急得不行。这里还暗指姑娘老了,美人迟暮,岁月把相思的苦都刻在脸上了。前面那句问,就因为接了这句,才让人心里跟着揪一下。
最后两句“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其实重点就是“行路远”。这么一说,相思就显得又渺茫又深长。“不道新知乐”就是姑娘瞎想的,不能当真。就因为想人没希望,才胡思乱想,正是这种虚想,把那种又委屈又迷茫的相思劲儿写出来了。
从字面看,“故人何不返”后面,应该直接接最后两句回答,但诗偏不这么写,中间插了句“春华复应晚”,意思就拐了个弯,还跟开头采蘋呼应上了,挺妙的。
这首诗写女子相思,话绕着说,又用了比兴,显得含蓄又有风情。借乐府旧题写闺怨,带着江南民歌那种清新又顺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