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美军之间的德浪河谷战役-揭秘详解 (越南与美军之间的战争)
1965年,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开始利用美国军队在越南作战,而不是完全依靠越南共和国的军队,随着国家解放阵线,越共,和越南人民军,PAVN,在西贡东北高地的活动,威斯特摩兰选择了...
1965年,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开始让美国军队直接下场作战,不再全靠越南共和国的军队了。当时越共和北越人民军在西贡东北的高地活动得挺欢,威斯特摩兰觉得直升飞机能搞定那片崎岖山地,就挑了新空军机动一队骑兵师上。
去年10月,北越人想偷袭普利米特种部队营地,结果没成功。第一骑兵师第三旅指挥官托马斯·布朗上校接到命令,从普列库撤出来,去找敌人干一架。到了那儿,第三旅压根没找着袭击者的影子,威斯特摩兰一个劲儿鼓励他往柬埔寨边境冲,布朗很快就得知敌军在楚庞山附近扎堆了。根据这情报,他让哈尔·摩尔中校带着第七骑兵营去楚邦地区摸摸情况。
到达“x光”地区
摩尔看了好几个降落点,最后选了朱邦邦地块底下的“x光”地区。这地方差不多有个足球场大,四周长着些矮树,西边有条干涸的河床。因为行动规模不算大,第一架直升机在11月14日上午10点48分落地,载的是约翰·赫伦上尉的布拉沃连和摩尔指挥组。走的时候,直升机开始一趟趟往其他营运人,往“x光”地区侦察,一趟差不多30分钟。
德浪河谷战役第1天
摩尔刚在LZ扎下营,没多久就开始派巡逻队,等着增援部队。下午12点15分,先是在河床西北方向撞上了敌人,没一会儿赫伦就让一排和二排往那个方向冲。一排碰上了敌人拼死抵抗,二排接着往前追,想撵上那股小股敌人。追着追着,亨利·赫里克中尉带的那排就跟大部队走散了,没一会儿就被北越兵给围了。接下来的交火里,赫里克被打死了,指挥权交给了厄尼·萨维奇中士。
时间一点点过去,摩尔的士兵们总算守住了河床,打退了从南边打过来的进攻,就等着其他部队过来支援了。下午3点20分,最后一个营总算到了,摩尔赶紧在“x光”地区周围弄了个360度的防线。为了救走散的部队,摩尔在下午3点45分派出了阿尔法和布拉沃连。在敌人的炮火停一下的时候,他们硬是往河边推了75码。这次袭击里,沃尔特·马姆中尉一个人就端掉了敌人的机枪阵地,后来得了荣誉勋章。
德浪河谷战役第2天
下午5点左右,布拉沃连的先头部队过来给摩尔增援了。美军搞夜袭的时候,北越人摸清了他们的防线,对走散的部队发起了三次进攻。尽管压力山大,萨维奇的手下还是把进攻打回去了。11月15日早上6点20分,北越人对查理连那边搞了次大进攻。一边呼叫火力支援,一边硬扛,处境艰难的美军总算把进攻打退了,但自己也伤得不轻。早上7点45分,敌人开始从三个方向往摩尔的阵地扑过来。
战斗越来越激烈,查理连的战线眼看要顶不住了,赶紧叫来了大量空中支援拦住北越兵的进攻。空中支援到了战场,给敌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不过自己人的炮火有点歪,几颗凝固汽油弹掉到了美军的阵地上。上午9点10分,增援部队到了,到了上午10点,北越兵开始往后撤。增援部队走陆路,下午12点05到了“x光”地区,给摩尔添了把火。那天下午,摩尔和塔利从外围把走散的部队给救出来了。那天晚上,北越兵一直骚扰美军的防线,凌晨4点左右又搞了次大规模进攻。天亮了,在炮兵部队的精准指挥下,四次进攻都被打回去了。美军在战场上火力猛,自己人也损失惨重,北越兵就开始撤了。
奥尔巴尼的伏击
那天下午,摩尔离开了战场,布朗听说敌军又进了这地界,一看“x光”地区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就想把剩下的人撤走。威斯特摩兰没同意,他不想让人看出撤退的样子。所以,塔利被派往东北方向的哥伦布,罗伯特·麦克达德中校则往东北偏北的奥尔巴尼走。他们刚走,一架B-52轰炸机就被派去炸楚邦山丘了。
塔利的部队往哥伦布走的时候,麦克达德的部队碰上了第33团和第66团的阻拦。这些行动的高潮是在奥尔巴尼附近,北越军搞了次要命的伏击,帕文的部队一冲,就把麦克达德的部队冲散了好几拨。麦克达德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惨重的损失,很快就等来了空中支援,还有从哥伦布来的第二、第五分队的增援。那天下午晚些时候,增援部队一批批到了,美军的阵地总算在夜里稳住了。第二天早上,敌人基本撤得差不多了。看着这边的伤亡情况,美国人第二天就去了LZ地区搞袭击。
德浪河谷战斗结果
这是美国地面部队在越南打的第一次大仗,德浪河谷战役里,奥尔巴尼那边死了96人,伤了121人,X光地区死了155人,伤了124人。估计北越兵在X光地区死了大概800人,奥尔巴尼那边至少死了403人。这场仗下来,北越总算明白了自己跟美军的差距,后来就开始改打游击战,不跟美军硬碰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