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是大禹的化身-下元节祭祀的是什么神 (传说是大禹的小说)
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道教中的三位天神,很多城市都有,三官堂,、,三官庙,或者,三官殿,这样的地方,三官,就是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也有说法说他们就是尧、舜、禹,长期...
三官大帝啊,算是咱们中国民间挺老牌儿的信仰了,属于道教里的三位天神。好多地方都有“三官堂”、“三官庙”啥的,路过的时候要是仔细瞅,说不定能撞见。三官,指的就是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也有人说他们其实就是尧、舜、禹这三位上古帝王。

好些年来,人们一直把三官大帝降临人间的日子叫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大家都知道,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在七月十五,也算是个挺有名的“鬼节”;唯独下元节,知道的人就少多了,日子是农历十月十五。

不过知道的人少,不代表它就没意义。三官大帝各管一摊儿。天官负责赐福,地官管赦罪,水官呢,就主解厄。其实咱们去庙里磕头,心里想的差不多就是这仨事儿,但很少有人会分得那么细,基本都混在一起求了。
学术界普遍觉得,三官信仰最早是古代人对天、地、水的祭祀。《仪礼》里《觐礼》篇就提过,祭天是燔柴,祭山丘陵是升,祭川是沉,祭地是瘗,用的都是火祭。到了东汉,张天师把这事儿弄进道教科仪里,用来驱灾治病。再后来,民间信三官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神仙过生日,肯定是最忙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挑神仙生日去祈求,久而久之,就慢慢变成节日了。所以十月十五,水官大帝生日,就成了下元节。
水官大帝,也叫旸谷帝君,传说里是大禹变的,估计跟大禹治水的事儿脱不了干系。神仙里头叫“大帝”的不少,但真在凡间当过帝王的,还真不多,水官算一个。

不过得说清楚啊,水官大帝隶属太清境大赤天,是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的,总管水里的大神仙,不是说他真从水里冒出来的。地官大帝也是,隶属上清境禹余天,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每年十月十五的时候,水官大帝就来人间,校戒罪福,给人消灾。这就是俗称的水官解厄。
其实啊,水官解厄对现在的人来说,意义可能比赐福、赦罪还大点。有时候觉得无辜者的无奈,就像被啥厄运缠着似的。犯太岁、流年不利,甚至水逆,好像都没到那种地步。所以下元节的时候,还是盼着水官大帝能显显灵。解厄这人最基本的需求了,不求过得多好,能平静活着就行。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命,该积极面对生活还是得积极,别太不在乎也别心存侥幸。不然哪天真摊上大事儿,就算跟水官大帝再熟,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搭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