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是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如何评价刘裕这个人)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国家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史称,刘裕北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元...

admin

东晋自偏安以来,天天被北方的事儿烦着。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打过北伐,没一个成的。刘裕看不下去,决定自己带兵北上,这就是“刘裕北伐”。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晋元兴二年(404年),刘裕起兵把篡位的桓玄给收拾了。第二年,帮晋安帝复位,自己掌了东晋的权。那时候南燕内部乱糟糟的,慕容超就爱听小人的话,杀了不少好人,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反得厉害。为了晋朝能强起来,刘裕决定北伐。他正想找个由头打南燕扬扬名,南燕军队还真跑淮北来捣乱,409年二月,刘裕立刻上书要北伐,批下来后,五月就到了下邳。

刘裕这北伐可不是一次,前后打了好几场,把南燕给灭了,北魏也揍了,后秦给端了,山东、河南、关中这些地方都收回来了,连洛阳、长安这两个老首都都给打回来了。不过长安后来又丢了,才一年多,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那片地方,都成了刘宋的地盘,占了“七分天下有四”,江淮那边总算安稳了。这就让后来的刘宋永初、元嘉年间能好好休养生息,地里粮食吃不完,晚上家门都不用锁,多亏了北边有了这道屏障。这北伐成果真不算小,历史意义也大得很。唐代有个叫朱敬的史学家就夸他:“西边到蜀地,北边划到大河。从汉末三国、东晋拓地,都没到过这么广。”辛弃疾写词也提过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是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如何评价刘裕这个人)(图1)

说说这事儿。刘裕北伐,灭了南燕,破了北魏,亡了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后来关中虽得而复失,但黄河以南全归了南朝,“七分天下有四”,江淮保住了,给刘宋后来的安稳日子提供了北边屏障,成果确实大,历史意义也摆在那儿。

司马光看到关中复失直叹气:“唉,百年打下的地盘,千里那么广,拿的时候多难,丢得多快,让丰、鄗这些都城又落到敌人手里。荀子说‘兼并容易,守住难’,真是啊。”王夫之点得更透,说刘裕本来想留在长安经营西北,结果没成走了,中原后来就彻底丢了,史书说是因为手下将士想家,王夫之觉得这是刘裕找的借口。但他也夸刘裕“北伐不是光为了逼主篡位,没心思中原的人”,还把他和曹操比,说曹操用人有毛病,但刘裕“对天下的功劳比曹操还猛”。显然,这也是肯定了刘裕北伐的成功。

吕思勉不这么想,他说刘裕要篡位根本不用靠打秦国的功劳,当时他平了司马休之,直接篡位就行,何必多此一举北伐?而且刘裕对异己确实狠,但也就收拾了几个厉害的,剩下的小弟肯定还有一堆。刘穆之一死,后头没人托付,要是有内部出乱子,不是更麻烦?攘外必先安内,刘裕南回来,也不能光说他为自己打算。义真虽然年轻,留在西边的精兵强将也不少,王镇恶死的时候是正月十五,但赫连勃勃打长安还花了三个季度,可见兵力真不够用。长安陷落,关键就在王修死,义真听信谗言,这事儿谁也想不到,不能怪他。

如何评价刘裕北伐-是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如何评价刘裕这个人)(图1)

裴子野在《宋略》里写了,刘裕本来计划422年再去打北魏,结果那五月他就病死了,北伐黄了。所以啊,他要真只是为了篡位,登基后还惦记着北伐干嘛?裴子野还考证出,刘裕打下长安时就想好了怎么统一北方:先联合西凉夹击北凉和西秦,灭了这两个再跟西凉一起打夏国,灭了夏国再联合辽东北燕,三路大军一起打北魏,把河北也拿下,统一大业就完成了。要不是后来后头出乱子,加上刘裕那时候也老了,说不定就没南北朝这事儿了。

自永嘉之乱以来,北方被五胡占了,华夏文明都快没了。刘裕之前的东晋北伐,哪次成功过?战果小得很。刘裕一改南方汉人软弱的样儿,大举北伐,横扫中原,打的地方可广了,现在安徽北边、湖北北边、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南边,都打过,规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大。而且战果是真大,中国割据时候,南方政权北伐就他一个收回了故都,成果最大。后来关中是丢了,但潼关东到青州,现在陕西东部、河南、山东,都成了南朝的地。后来宋魏打仗,基本都在这些地方打,长江流域安生了好些年。刘裕北伐最大的功劳,就是让汉族政权稳住了,华夏文明没断,这功绩谁也抹杀不了。宋朝的何去非就说:“宋武帝凭这本事,平了桓玄,定了刘毅,灭了南燕,克了蜀地,扫了卢循,西头抓了姚泓灭了后秦,基本没失策,天下都怕他。北边的敌人,就剩关东的拓跋和陇北的赫连了。他进关的时候,北魏再强,也不敢动弹。”


上一篇: 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诱因是什么 (刘裕灭后秦之后是什么朝代) 下一篇:三国人物魏延生平简介-裴松之认为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三国人物魏延绰号)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