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能更好的阻挡满清-如果明朝朱棣没有北迁都城 (是不是能更好的成长)
历史上,朱棣篡位成功后就将都城北迁,结果在后来的明末乱局中,江南的赋税资源需要长距离运输到北方,北方的满清又可以随时威胁到京师,那么,如果朱棣继续建都南京,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阻挡满清入关?这个...
历史上朱棣篡位成功就把都城迁到北京了,结果后来明末那摊子事儿,江南的税粮得大老远往北运,北边的满清还能随时摸到京师门口。那要是朱棣当时不迁都,继续待在南京,是不是就能省劲儿点,还能挡住满清入关?

这问题琢磨起来挺有意思。要是朱棣篡位后就在南京待着,后来明朝那些地缘上的破事儿,可能压根儿就不会有。当然啦,要是朱棣人在南京,该干的那些事儿照样干,那情况又得另说了。
朱元璋刚立国那会儿,明朝的防御布局,南京是核心,北方边境上就安排了好几位藩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兵守着内地。朱棣自己当时就是燕王,镇守着原来的元朝大都边上,旁边还有大宁的宁王、东面的辽王,各自管一片。
靖难之役一开打,辽王直接从海路跑回南京了,宁王被朱棣三两下就胁迫了,部队全吞并了。朱棣上台后,干脆把这些北方藩王都迁到内地,换成他自己的直属部队,整个边境都换成自己人看着。

要是朱棣一直待在南京,说不定不会做得那么绝。毕竟那些藩王的地盘,离南京这个大本营更远,真要有人反了,至少北平那边还能当个快速反应的防线,对大明北边防御肯定是个好事。
历史上明朝在北方撤藩,搞了个“天子守国门”的架势,其实等于把帝国核心直接暴露在蒙古势力眼皮子底下。后来满洲崛起的后金,想打北京城也挺容易的,这么一来,明朝在战略上就特别被动,江南的粮食还得大老远往北京运,把国库都折腾得够呛。

所以啊,要是朱棣在南京不撤藩,明朝北边边境形势能好不少。满清在辽东,首先就得面对辽王自己地盘的硬刚,侧边还有宁王的大宁部队能夹击,这种地方藩王守自家地盘的决心和实力,后来的辽东官军和林丹汗那些蒙古人根本没法比。
不过朱棣也可能怕再出个自己这样的,就算在南京当皇帝,照样会撤掉北方藩王,换上自己的直属兵。那北边边境就得削弱,后来明朝内部问题一堆,说不定满洲没起来之前,北边就让恢复实力的蒙古人给占了,反过来又让满洲没了入主中原的机会。

就算满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进关内,政治中心在南京的话,明朝还能接着调南边的资源来应对。不管是求和还是接着打,都不会有1644年那种被一锅端的全乱套,淮河流域对江北四镇的控制,也能管用多了。
再说了,政治中心不在北京,处理满洲崛起这事能灵活多了。说不定1644年之前就能谈成,让满洲当关外的藩属,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可惜啊,朱棣当时非得迁都,这些事儿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