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郑鲜之-受人爱戴-南朝宋时期大臣-为人通达直率 (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设置要求)

郑鲜之,364,427年,,字道子,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朝宋时期大臣,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用心读书,不爱交游,东晋末年,任御史中丞,交好太尉刘裕,参加义...

admin

郑鲜之(364-427年),字道子,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朝宋时期的大臣。这人年轻时挺特别的,不爱社交,就爱关起门来读书,挺宅的。东晋末年,他做到了御史中丞,后来跟了太尉刘裕,还参加了义熙北伐。南朝宋建立后,他历任太常、都官尚书,被封为龙阳县子。宋少帝景平年间,出去当豫章太守了。这人性格直爽,不绕弯子,挺受大家喜欢。王弘入朝当宰相后,推荐他做了右仆射。元嘉四年(427年4月26日),郑鲜之去世,六十四岁,追赠了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他还挺信佛,写过《神不灭论》。

郑鲜之-受人爱戴-南朝宋时期大臣-为人通达直率 (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设置要求)(图1)

郑鲜之出身官宦家庭,年轻时候就不爱交游,闷头读书。刚开始给辅国将军桓伟当主簿,后来进了朝廷做御史中丞。这人性格刚正,不讨好权贵。他外甥刘毅当时地位很高,但做事不对,郑鲜之就让侍御史弹劾他,把他给免职了。他和刘裕关系好,刘裕、刘毅争权的时候,他站在刘裕这边,做了太尉咨议参军。刘毅喜欢玩樗蒲,跟刘裕赌,结果刘裕赢了,郑鲜之一看,乐坏了,光着脚就绕着床边跳,嘴里还不停地喊。刘毅不乐意了,问他“郑君你这是干啥”,后来对郑鲜之也没了甥舅间的礼数,当时的人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格佞”,大概就是说他有点固执,但也挺会钻营的意思?

义熙十二年(416年),跟着刘裕北伐,郑鲜之当太尉右长史。刘裕当了皇帝后,郑鲜之做了太常、都官尚书,因为跟着打仗有功,被封了龙阳县五等子。宋少帝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他们掌权,郑鲜之就被外派去当豫章郡太守了。这人性格直率,在皇帝跟前说话也不藏着掖着,当时的人还挺怕他的。他还喜欢到处交朋友,有时候不知道要去哪儿,就跟着马车走,车到哪儿他就到哪儿,挺随性的。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王弘当上宰相,推荐郑鲜之做了尚书右仆射。可惜第二年,也就是元嘉四年,郑鲜之就去世了,追赠了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郑鲜之-受人爱戴-南朝宋时期大臣-为人通达直率 (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设置要求)(图1)

主要成就里,文学方面,他写过文集,不过后来散失了。现在能看到的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里收录了他的九篇文章,《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有一首诗。

佛学这块,他挺会辩论的,特别喜欢佛学。写过一篇《神不灭论》,里面吸收了慧远“形尽神不灭”的思想,反对“形神同灭”的说法。他觉得“形神混会”,但来源不一样,神明是万物的根本,比太极还高,永远存在。他还说“神为生本,其源至妙,岂得与七尺同枯,户牖俱尽者哉?”意思就是人的精神是根本,怎么会跟身体一起消失呢?他还反对桓谭的“薪火之喻”,说“薪虽然是生火的,但不是火的根本,火本来就存在,只是借着柴火用而已”。他信儒家名教,觉得“忠不能救主,孝不顾其亲,是家国之罪人”,还反对当时官吏因为父母生病就离职,要被禁锢三年的新规定。


上一篇: 沮渠无讳-高昌北凉政权建立者-向南朝宋称臣 (沮渠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宋顺帝刘准的皇后-谢梵境-南朝宋灭亡后不知所踪 (宋顺帝刘准的死因是什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