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还能坚持近三十年 (主要原因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和诸葛亮,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刘禅自然不是昏君,只能说是庸君,刘备在位两载驾崩,刘禅十七岁登基,在位四十一年,独自秉政二十九年,曹魏和东吴不是权臣篡位...
说到蜀汉和诸葛亮,很多人其实挺陌生的。刘禅这人吧,真不能算昏君,顶多是个庸君。刘备在位才两年就没了,刘禅17岁登基,一口气干了41年,自己掌权29年。反观曹魏和东吴,不是权臣篡位就是宗室内乱,这方面蜀汉确实稳多了。刘禅亲政后,一直牢牢攥着权力,国家政权挺稳当的。蜀汉最后被曹魏灭了,说到底还是实力差太多,跟刘禅个人能力关系真不大。

诸葛亮一走,27岁的刘禅就开始自己掌权了。他能稳住朝局29年,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给他留了个好班子——蒋琬、费祎、董允、姜维这些人,刘禅让他们接着管事,除了不北伐了,基本沿用了诸葛亮的策略。政策一稳,局面自然差不了。《三国志》里说他“颇出游观,增广声乐”,爱玩爱听歌,但这毛病皇帝们多少都有,曹睿、孙权也这样,所以这跟他会不会治国没直接关系。刘禅这么干,蜀汉内部倒是挺稳的。

再说曹魏那边,诸葛亮一死,本来是他们统一天下的好机会,可惜自己先乱套了。诸葛亮才走5年,曹睿就驾崩了,托孤的曹爽和司马懿为了抢权斗得你死我活。司马懿装病不上朝,憋着大招呢。曹爽这人吧,本事不大野心不小,非要伐蜀刷政绩,不听劝,结果蜀道下暴雨,又被费祎打回来。刚退兵,司马懿就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全家端了。从此曹魏的政就归司马家了,司马懿父子忙着消化内部,没空搭理刘禅。等司马昭彻底掌权,灭蜀只是时间问题。其实曹魏一直把东吴当心腹大患,精锐都放东吴边境了,刘禅这边压力自然小不少。

后来蒋琬、费祎、董允都走了,刘禅身边就没得力人了,蜀汉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蜀国那地儿,注定只能偏安一隅。诸葛亮北伐其实是进攻型防御,坐等死不如主动打。蜀汉内部派系多着呢——荆州派、益州派、老臣派,矛盾重重,刘禅能不让他们内乱就算不错了。这也是为啥邓艾大军一到,益州本地派系抢着投降,毕竟刘备是外来户,本地人本来就不待见他。

刘禅能力肯定是不行,识人也不准。用《出师表》的话说,亲小人远贤臣,这就是蜀汉亡国的开始。陈祗、黄皓开始乱搞,政局就垮了。姜维北伐还损失惨重,又没蒋琬、费祎那么大威望,蜀汉就只能苟延残喘。说刘禅昏庸吧,他也不是真傻。做不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真不怪他,但蜀汉灭亡,他得负主要责任,毕竟他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