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孝文帝元宏第三子-最后被外戚高肇所害-元愉 (孝文帝元宏第四子)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为袁贵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爱好文学,崇信佛道,太和二十一年,...

admin

元愉,字宣德,鲜卑族人,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的异母弟,生母是袁贵人。这人吧,从小就爱好文学,还特别信佛信道。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他被封了京兆郡王,后来又当过徐州刺史、护军将军,还做过中书监,最后外放冀州刺史。不过这人有点毛病,骄奢贪纵,老干些不合规的事儿。永平元年(508年),他看外戚高肇把持朝政,心里不痛快,干脆在冀州起兵造反,还自己建了个年号叫“建平”。结果嘛,兵败被抓,最后被高肇害死了,才二十一岁。后来胡太后掌权,给他追封了个临洮郡王。再后来,他儿子元宝炬在西魏当了皇帝,又追谥他为文景皇帝。

他的一生,还挺有戏剧性的。

封京兆王那年,他才多大呢?孝文帝直接封他为京兆王,还让他都督徐州刺史。因为他年纪小,府里的事儿基本都是长史卢渊说了算。等到了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没了,他哥元恪继位,也就是宣武帝。宣武帝挺疼这几个弟弟,元愉能随便进出宫,晚上都住那儿,跟家里人似的。有次在华林园射箭,元愉穿着单衣就骑马跟着,关系密切得很。景明元年(500年),他升了中书监。

不过这人在藩地里,跟弟弟元怀他们,手下人太骄横,贪赃枉法,搞得宣武帝很生气,让御史中尉崔亮查办,结果杀了三十多个,剩下的全免官为民了。正始三年(506年)十月,他还和弟弟元怿、元怀、元悦一起在式乾殿听宣武帝讲《孝经》。

孝文帝元宏第三子-最后被外戚高肇所害-元愉 (孝文帝元宏第四子)(图1)

后来啊,宣武帝给他娶了于皇后的妹妹当妃子,元愉偏偏不喜欢。他在徐州当刺史的时候,看上了一个叫李氏的妾。这李氏本来姓杨,叫奥妃,字婉瀴,是东郡人。元愉有天晚上听到她唱歌,一下子就迷上了,就纳了妾。李氏特别得宠,元愉从徐州回京后,想把她扶正,还托右中郎将李恃显当她的养父,从李家明媒正娶过来,生了儿子元宝月。结果于皇后把李氏叫进宫里,各种打压,逼她当尼姑,还把元宝月交给别的妃子养。过了一年多,于劲(于皇后的爹)看于皇后没生孩子,就劝宣武帝多纳嫔妃,还把李氏还给元愉。这下元愉和李氏感情更好了。

元愉喜欢写东西,诗赋写了不少。他还经常叫上宋世景、李神俊这些文人一起喝酒玩乐,招了好多儒学宾客,给他们盖馆舍招待。不过他花钱没节制,信佛又舍得布施,常常不够花。他和元怀还互相攀比谁更奢侈,贪婪放纵不守法。宣武帝知道了,就把他抓起来打了五十板子,赶出京城,让他去冀州当刺史。

元愉觉得自己年纪比两个弟弟大,但权势地位都比不上,心里一直憋着股火。加上李氏总受欺负,高肇又在背后说他们兄弟的坏话,这火越烧越旺。

孝文帝元宏第三子-最后被外戚高肇所害-元愉 (孝文帝元宏第四子)(图1)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十五,元愉在冀州起兵了,杀了长史羊灵引和司马李遵,还假传清河王元怿的密报,说高肇要害宣武帝。他在信都南郊搭了个坛子祭天,自己称帝,改年号“建平”,立李氏为皇后。有个叫崔伯骥的法曹参军不服从,被他杀了。八月十七,宣武帝派尚书李平去讨伐。九月初一,元愉在草桥和李平打了一仗,被打得大败,逃回信都城里被围。九月十二,定州刺史元诠又在城北打败他的军队。元愉接连失利,只能守城。九月二十三,李平攻破信都,元愉知道完了,带着李氏和四个儿子,几十个骑兵突围跑了。他任命的那些官儿,比如冀州牧韦超,都被李平杀了。后来元愉被抓住送到信都,大臣们都建议杀了他,宣武帝没同意,说要送回洛阳用家法教训。结果元愉在路上每次住驿站,都紧紧握着李氏的手,表达爱意。就算被绑着,吃穿跟以前一样,一点不怕羞耻。到了野王,他叹了口气说:“皇上这么仁慈,我不忍心让他失望,我还有什么脸见他啊!”说完就哭了,气绝身亡了,也有说是高肇派人杀的,才二十一岁。

元愉死后,用小棺材埋了。李氏后来生了遗腹女儿元明月,也被处死。他剩下的孩子都被宣武帝赦免了。后来胡太后掌权,把元愉四个子子孙孙记回宗谱,追封元愉为临洮王,他儿子元宝月继承了爵位。大统元年(535年),他三儿子元宝炬在西魏称帝,追谥他为文景皇帝,追封李氏为文景皇后。


上一篇: 她经历了哪些事情-杨奥妃的生平怎么样 (她经历了哪些挫折) 下一篇:杨奥妃是什么结局-她是怎么死的 (杨奥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