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桢-个性忠谨-景穆帝拓跋晃第十一子-事母至孝 (拓跋的简介)
拓跋桢,449年~496年,,字乙若伏,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第十一子,母为刘椒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桢个性忠谨,事母至孝,皇兴二...
拓跋桢(449年~496年),字乙若伏,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第十一子,妈是刘椒房。这人挺忠厚谨慎,对母亲也特别孝顺。皇兴二年(468年),被封为南安郡王,还当了征南将军、中都坐大官。孝文帝即位后,他出任开府仪同三司、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安抚地方挺有一套,后来又历任内都大官、侍中、雍州刺史。不过这人后来贪了点,还聚敛钱财,犯了事被废为庶人。再后来他支持孝文帝迁都洛阳,又被封回南安郡王,当了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他五十岁去世了,谥号是“惠”。不过后来恒州刺史穆泰谋反,他知情不报,也被追罪,封国给废了。
拓跋桢,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第九子(墓志上写第十一子),刘椒房生的。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加了征南大将军、中都坐大官的衔。孝文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凉州镇都大将,没多久因为安抚地方有本事,又加了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后来被调回京城当内都大官,又外放做使持节、侍中、开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桢虽然对母亲孝顺,但太会捞钱了,聚敛贪污,结果被削了封爵,终身禁锢。
后来孝文帝南伐,他支持迁都洛阳,又被封回南安王,当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五月,他在邺城背上长疮死了,时年五十,谥号“惠”,葬在邙山。生了三个儿子:元英、元彬、元怡。之后恒州刺史穆泰谋反,他知情不报,被追夺爵封,封国也给废了。
太和二十年五月他到邺城,刚进官府那天就刮大风、下大雨,冻死了十几个人。后来天旱,他向众神求雨。邺城有座石虎庙,当地人挺信奉的。拓跋桢跟石虎庙的神像说:“三天内要是不下雨,就用鞭子抽你。”结果求雨没效果,他真拿鞭子抽了神像一百下。当月背上就长了毒疮,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