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权-五胡十六国分裂的延续 (南北朝到底是什么朝代)
还不知道,南北朝到底有多复杂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晋灭亡到隋统一,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使得很多读者对这段历史无法进行很好地把握,高山君读,通鉴,有...
要是有人问南北朝到底有多乱,估计得说上三天三夜。西晋一完蛋,到隋朝统一,那段时间真是乱得跟麻似的,好多读者一看就晕。我最近读《通鉴》有点感想,随便聊聊,大家有啥想法尽管说。
南北朝其实就是南边的东晋接着北边的“五胡十六国”乱着,大分裂时代,大致以江淮为界。北方先有北魏,然后裂成东魏西魏,接着北齐北周顶上,合称北朝;南方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叫南朝。两边你换我也换,老对着干,所以叫南北朝。
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原文“跬”应为“珪”)建了北魏,北朝开场;420年刘裕把东晋给踹了,南戏也开场了。到了拓跋焘手里,北魏统一了北方,正好南边刘宋的刘义隆搞“元嘉之治”,两位牛人碰上了,结果嘛,辛弃疾说得好,“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边弱北边强,这事儿基本贯穿了整个南北朝。
不过南朝萧齐第二个皇帝萧赜时期倒是个例外。南齐第六次跟北魏干仗,居然打赢了!那时候政治清明,国家有钱,连小偷都没了,叫“永明之治”。可惜萧赜一死,家里人自己打起来,萧鸾趁机篡位,502年齐和帝萧宝融“禅位”给萧衍,没多久就被杀了。萧道成当年杀刘宋幼帝刘准篡位,报应倒落到了他族孙头上。
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来改元宏)迁都洛阳,开始全面汉化,胡汉融合,北魏国力巅峰了。那时候漠北有个厉害的柔然,老牵制北魏,南朝就靠着这机会苟着。孝文帝之后,北魏统治者净用些家奴弄臣,国家开始衰,内部还腐败争权,闹得民变四起,最后“六镇之变”,534年北魏裂成东魏西魏。
这本来是南朝萧梁国力能追上的好机会,可惜萧衍正忙着拜佛呢,才有后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
东魏西魏都是傀儡,干脆把东魏北齐叫高齐,西魏北周叫宇文周,省事。北朝东西两边,跟南边萧梁、后来的南陈对着干,这就是“后三国”。三国之间你打我我打你,还老搞联盟,不过南朝基本都是被动的。
南梁的萧衍倒是挺勤政,可他又信小人、爱拜佛,虽然有陈庆之帮着,最后还是惹出“侯景之乱”,江南经济被糟蹋得够呛。高齐军队都到长江北岸了,眼看要打建康;宇文周吞了巴蜀到云贵,地盘大了一倍。南梁彻底没资格争天下了,只能靠长江挡着苟活。这时候南梁草根将军陈霸先趁机起来夺了权,国号“陈”,就是南陈。
南陈刚建国就先天不足,国势越来越弱,地盘也小多了。后来陈霸先、陈蒨俩皇帝挺努力,但也就昙花一现。589年,陈后主还在唱《后庭花》呢,就被隋朝给灭了。
从晋朝到南朝这四个朝代,汉人政权最缺的就是血性和冲劲儿,几乎每次南北战争都是北朝先动手,南朝光挨打。
高齐占了中原,物产好,人也多,军队多是六镇流民,挺能打,按说统一有望。可高欢在沙苑之战输了,玉璧之战也没捞着好处,让宇文泰捡了便宜。
宇文泰搞“府兵制度”,治国还行,对下属和俘虏都好,胡汉之间的矛盾也少了,还吞了南梁的蜀地当粮仓,实力越来越强。反观高齐,后一代不如一代,577年宇文邕灭了高齐。宇文邕一死,581年他女婿杨坚把宇文周的政权端了,给隋朝统一打下了底子。

南北朝其实就是五胡十六国接着乱,老百姓打了286年仗,总算盼来和平了,这应了那句老话:“分久必合”。打了这么多年仗,统治者也没心思用大一统的思想捆着大家,隋朝统一后,老百姓心里的劲儿一下子就迸发出来,间接把隋唐盛世给带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