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场景到底是什么样的-和靖康之耻相差有多大 (西晋灭亡场景描写)
还不知道,西晋灭亡有多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晋灭亡有多惨?皇后改嫁匈奴皇帝,两位皇帝被迫给人倒马桶,公元1124年,金人进入开封,一座千年古都就在金人铁蹄的蹂躏...
西晋灭亡到底有多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皇后最后改嫁了匈奴皇帝,两位皇帝居然被迫去给人倒马桶……
公元1124年金人进开封,千年古都被铁蹄踏平,宋徽宗、宋钦宗被逼行“牵羊礼”,妃子们大多进了“洗衣院”当玩物,运气好点的被看中改了命。但要说汉民族遭的这罪,八百多年前的西晋其实也经历过一次“国仇家恨”,那会儿匈奴人刘渊打进洛阳,抓了晋怀帝,四年后又占长安,俘虏了最后一位皇帝,西晋灭亡的惨劲儿,一点不比“靖康之耻”轻。
八王之乱到司马越专权,司马懿的子孙是真不争气
公元306年,折腾了16年的“八王之乱”总算平息了。这场乱斗里,晋武帝的嫡系子孙杀得差不多了,只剩一个司马炽。原本是皇族远支的司马越,相当于天上掉馅饼,捡了胜利果实。晋武帝的嫡系死得七七八八,只剩司马炽,司马越就辅佐他登基,自己成了权臣。

不过“八王之乱”是停了,西晋却在亡国边缘晃悠:外面,流民李特占了益州搞了个成汉,北边刘渊在离石拉起队伍威胁并州、河东,南方的荆、扬二州又叛乱不断。朝廷里的大臣们还不吸取教训,照样争权夺利。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不亡?当时司马越和晋怀帝司马炽都没意识到危险,晋怀帝想着夺回司马越的权力,司马越还做着当权臣的美梦。
俩人在朝堂上斗,西晋的中央禁军在“八王之乱”里损失惨重,只有各地刺史手里有点兵,地方上乱糟糟的。
很多人觉得西晋亡于“八王之乱”,其实这说法有点片面。“八王之乱”确实伤了元气,但西晋接的是曹魏的家底,军事底子还在。看几件事就知道:虽然被动,但战略上,就算“八王之乱”打完,西晋的兵力还是能压住各地叛乱。当时叛乱规模也不大,刘渊起兵时才几万人。

公元304年,刘渊打晋阳,守将司马腾是司马越的弟弟,平时横行霸道,打仗自然不行,几个回合就被刘渊打得落花流水。但不管司马腾怎么输,晋阳愣是没丢,还在西晋手里。刘渊当时也就离石那一小块地盘。司马越掌权后,赶紧把弟弟调走,换刘琨守晋阳。
这说明几个问题:西晋各地虽然被动,但战略上还能压住叛乱;叛乱规模小,刘渊兵力有限。西晋的军事力量虽然伤了,但碾压各地叛乱足够。
可司马越和司马炽被权力迷了眼,眼里只有权力,看不见脚下的火。就在俩人斗法时,北边的刘渊已经变了招。
刘渊发现并州有刘琨,没法继续,谋士建议他放弃晋阳,转战河东,大迂回打河北。靠着这招,刘渊占了北方除了幽州、并州外的所有地盘。
公元309年,刘渊分几路打洛阳,断了洛阳内外援军,城危在旦夕。但西晋硬是化险为夷,刘聪带五万打洛阳,被高墙挡住,刘琨又在前赵腹地牵制,前赵攻洛阳失败了。

可惜司马炽和司马越没吸取教训,还忙着斗。晋怀帝联合苟晞想除掉司马越,司马越想废晋怀帝,西晋最后的机会,就被这俩人作没了。
西晋灭亡有多惨?皇帝当奴仆,皇后伺候别人皇帝
就因为俩人不作为,公元312年刘聪攻破洛阳。
晋怀帝只能反绑双手,低头向刘聪投降。西晋另一支逃到长安,拥晋愍帝登基,但长安早乱了,城里只剩万余人,人相食,一斗米卖二两黄金,贵得离谱。
晋怀帝的庙号“怀”,就是可怜、悲哀的意思。他当皇帝也是无奈,可面对死亡,皇帝也只能向敌人低头。刘聪羞辱他:“你家自相残杀,这么厉害?”晋怀帝只能硬着头皮说:“大概是上天意思,想让大汉改命吧。”他这么低声下气,是想活命。很多人以为杀前朝皇帝是刘裕开的头,其实不是,是刘聪开的。

刘聪为了让晋怀帝和晋朝旧臣难堪,让他跟着自己给前赵大臣倒酒。不少晋朝旧人看到旧主受辱,当场大哭。可这哭,反而让刘聪下了杀心:一是说明晋怀帝还有威望,放身边是定时炸弹;二是降臣还念旧主,不忠心。刘聪心胸没他爹刘渊大,没过多久就一杯毒酒送他上路了。
但历史没完,晋怀帝死了,南方还有司马睿的小朝廷,长安有晋愍帝的小朝廷。四年后的320年,刘聪转头打长安。
洛阳都守不住,何况早就人困马乏的长安?

公元316年,长安陷落,晋愍帝投降。他的命运比晋怀帝更惨。刘聪让他像晋怀帝一样跟着自己侍候,晋愍帝不光在宴会上给大臣倒酒,连刘聪上厕所,都得让他拿着马桶跟着。这羞辱,想想都让人喘不过气。
晋朝大臣又哭,结局也和晋怀帝一样。
还有一点,刘聪对羊皇后挺满意。攻下洛阳后,他不顾世俗,把晋惠帝的皇后羊皇后封为自己的皇后。有两位皇帝的前车之鉴,羊皇后就算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也只能低头伺候胡人皇帝。
俩皇帝低声下气也没能救了自己,天下百姓却跟着遭了殃,因为西晋胡搞,之后三百年天下乱成一锅粥,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饿殍,这大概就是西晋欠下的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