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回)

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解以及民间关于三国故事的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admin

《三国演义》这书,咱们熟,又叫《三国志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他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解,还有民间三国传说,加工成了这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这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妥妥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总共120回,能分成五个部分,讲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后来蜀魏吴三国掐架的事儿,从东汉末年一直讲到西晋初年。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话说曹操手下那些将领,除了张辽,就数徐晃跟关公关系好,其他人也都挺服他,就蔡阳不服,所以听说关公要走,想追上去。曹操说:“不忘旧主,来去明白,真男人!你们都该学学。”然后就把蔡阳骂走了,不让他追。程昱说:“丞相对关公那么好,他现在不辞而别,还留了封信,冒犯您,罪可不小。要放他回袁绍那儿,那是给老虎添翅膀啊。不如追上去杀了他,没后患。”曹操说:“我以前答应过他,咋能失信?他各为其主,别追了。”然后跟张辽说:“关公封金挂印,钱和官位都动摇不了他,这种人我打心底里敬。估计他走不远,我想结交他个人情。你先去把他留住,我亲自送他,再给点路费和战袍,让他以后念着好。”张辽领命,单骑先去了。曹操带着几十个骑兵随后。

关公骑的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来追不上,但因为要护送车仗,不敢骑快,只能慢慢走。

忽然背后有人喊:“云长等等!”回头一看,是张辽拍马过来。关公让车仗继续赶路,自己勒住赤兔刀,按着青龙刀问:“文远不是想追我回去吧?”张辽说:“不是。丞相知道您要走,想来送行,特地让我先请您等等,没别的意思。”关公说:“就算丞相的铁骑来了,我也跟他拼了!”然后站在桥上看着。曹操带着几十个骑兵飞奔过来,后面是许褚、徐晃、于禁、李典这些人。曹操见关公横刀立马在桥上,就让诸将停下马,左右排开。关公见他们手里都没兵器,才放心。曹操说:“云长走这么急?”关公在马上欠身说:“关某之前跟您说过,旧主在河北,我得赶紧去。好几次去您府上,都没见到,所以留了封信辞行,封金挂印还给您。希望您别忘了以前说的话。”曹操说:“我想让天下人信我,咋能说话不算话。怕您路上没钱,特意准备了路费送您。”一个将军马上托过一盘金子。关公说:“蒙您多次赏赐,还有剩的。这金子留给赏将士吧。”曹操说:“这点小东西,算不上报答您大功,何必推辞?”关公说:“这点小事,不值一提。”曹操笑着说:“云长是天下的义士,可惜我福薄,留不住你。锦袍一件,表表我的心。”让一个将军下马,捧着锦袍过来。关公怕有诈,没下马,用青龙刀尖挑起锦袍披上,勒马回头谢道:“蒙丞相赐袍,以后有机会再会。”然后下桥往北去了。许褚说:“这人太无礼了,为啥不抓他?”曹操说:“他一个人一匹马,我们几十个,他能不怀疑?我话都放出去了,不能追。”曹操带众将回城,路上一直念叨关公。

不说曹操自己回城。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回)(图1)

关公去赶车仗,走了三十里,还是没看见。关公心里慌,纵马四处找。忽然见山头有人喊:“关将军等等!”关公一看,是个少年,黄巾锦衣,跨马持枪,马项下挂着一颗首级,带着一百多个步卒跑过来。公问:“你是谁?”少年扔枪下马,拜在地上。关公怕是假的,勒马持刀问:“壮士,报上名来。”答:“我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为世道乱,流落江湖,聚了五百多人,劫掠为生。刚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把两位夫人劫上山了。我问了从人,才知道是刘皇叔的夫人,听说您护送在这里,我马上想送下山。杜远说话不客气,被我杀了。现在献上首级给您请罪。”关公说:“二夫人在哪?”化说:“在山上。”关公让人赶紧下山。不一会儿,一百多人簇拥着车仗过来。关公下马停刀,在车前拱手问:“二嫂受惊了吗?”二夫人说:“要不是廖将军保全,已经被杜远侮辱了。”关公问左右:“廖化怎么救的夫人?”左右说:“杜远劫上山,要和廖化分一个夫人。廖化问清楚,好好拜敬,杜远不听,被廖化杀了。”关公听了,拜谢廖化。廖化想用部下送关公,关公寻思这人终究是黄巾余党,不能一起走,就谢绝了。廖化又送金银布匹,关公也不收。廖化拜别,带人走了。关公把曹操赐袍的事告诉二嫂,催促车仗前行。天黑时,投了个村庄歇脚。庄主出来迎接,须发皆白,问:“将军姓甚名谁?”关公施礼说:“我是刘玄德的弟弟关某。”老人说:“莫非是斩颜良、文丑的关公?”公说:“正是。”老人大喜,请进庄。关公说:“车上还有两位夫人。”老人就让妻女出来迎接。二夫人到草堂,关公站在她们旁边拱手。老人请关公坐,关公说“尊嫂在上,哪敢坐!”老人就让妻女请二夫人进内室,自己在草堂招待关公。关公问老人姓名。老人说:“我姓胡,名华。桓帝时做过议郎,退休回家。现在有个儿子胡班,在荣阳太守王植手下做事。将军如果路过,有封信寄给他。”关公答应了。第二天早饭后,请二嫂上车,拿了胡华的信,告别,往洛阳去。前面到了东岭关,把关的姓孔,名秀,带五百兵把守。关公押车仗上岭,军士报告孔秀,秀出关来迎。关公下马施礼。秀说:“将军去哪?”公说:“我辞了丞相,去河北寻兄。”秀说:“河北袁绍是丞相对头,将军去,得有丞相文凭吧?”公说:“走得太急,没来得及要。”秀说:“没文凭,我派人禀告丞相,才能放行。”关公说:“等禀告就误行程了。”秀说:“法度如此,不得不这样。”关公说:“你不让我过关?”秀说:“你要过,留下老小当人质。”关公大怒,举刀就杀孔秀。秀退进关,鸣鼓聚军,披挂上马,杀下关来,大喝:“你敢过去?”关公让车仗退后,纵马提刀,直接冲向孔秀。秀挺枪迎。两马一合,关公刀起,孔秀尸横马下。众军逃走。关公说:“军士别跑。我杀孔秀是不得已,跟你们没关系。借你们口告诉曹丞相,说孔秀要害我,所以我杀了他。”众军都拜在马前。

关公请二夫人车仗出关,往洛阳去。早有军士报告洛阳太守韩福。韩福赶紧聚众将商议。牙将孟坦说:“没丞相文凭,就是私行,要是不拦,我们有罪责。”韩福说:“关公勇猛,颜良、文丑都死他手里,现在不能硬拼,只能设计抓他。”孟坦说:“我有个计:先拿鹿角拦住关口,等他到时,我带兵和他打,假装败走引他追,您用暗箭射他。要是关公落马,就押解到许都,必得重赏。”商量好了,人报关公车仗到了。韩福弯弓插箭,带一千人马排好关口,问:“来者何人?”关公马上欠身说:“我是汉寿亭侯关某,借路过。”韩福说:“有丞相文凭吗?”关公说:“事多没要。”韩福说:“我奉丞相命守关,盘查奸细。没文凭就是逃犯。”关公怒道:“东岭孔秀,已被我杀。你想找死?”韩福说:“谁给我抓他?”孟坦出马,轮双刀来取关公。关公让车仗退后,拍马迎。孟坦战不三合,拨马就走。关公追来。孟坦想引诱关公,没想到关公马快,早就赶上,一刀砍成两段。关公勒马回来,韩福闪在门首,放了一箭,射中关公左臂。关公用嘴拔出箭,血流不止,飞马冲向韩福,冲散众军,韩福跑不掉,关公手起刀落,砍死韩福,杀散众军,保护车仗。

关公割帛包住箭伤,路上怕人暗算,不敢久留,连夜投汜水关来。把关的姓卞,名喜,会流星锤,原是黄巾余党,后来投曹操,派来守关。听说关公要来,想了个计:在关前镇国寺埋伏两百多个刀斧手,诱关公到寺,约击盏为号,想害他。安排好了,出关迎接关公。关公见卞喜来迎,下马相见。喜说:“将军名震天下,谁不敬仰!现在归皇叔,足见忠义!”关公说了斩孔秀、韩福的事。卞喜说:“将军杀得对。我见丞相时,替您解释。”关公很高兴,同上马过了汜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众僧敲钟出迎。原来镇国寺是汉明帝御前香火院,有三十多个僧人。里面有个僧人是关公同乡,法名普净。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回)(图1)

普净已经知道卞喜的计,上前问关公:“将军离蒲东几年了?”关公说:“快二十年了。”普净说:“还认得贫僧吗?”公说:“离乡多年,不认识了。”普净说:“贫僧家跟将军家只隔一条河。”卞喜见普净说乡情,怕走漏消息,叱道:“我想请将军赴宴,你僧人哪来这么多话!”关公说:“不对。乡人相遇,怎能不叙旧?”普净请关公到方丈喝茶。关公说:“两位夫人在车上,先给她们上茶。”普净让人先奉茶给夫人,然后请关公进方丈。普净用手举戒刀,眼神示意关公。关公会意,让手下持刀跟着。

卞喜请关公到法堂赴宴。关公说:“卞君请我,是好意还是歹意?”卞喜没来得及回答,关公早看见壁衣后有刀斧手,大喝卞喜:“我当你好人,敢这样!”卞喜知道事泄,大喊:“左右下手!”左右刚想动手,都被关公拔剑砍了。卞喜下堂绕廊跑,关公扔了剑提大刀追。卞喜暗取飞锤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追上去,一刀把卞喜劈成两段。

随即回身来看二嫂,早有军人围住,见关公来,四下奔逃。关公赶散,谢普净说:“要不是师父,被这贼害了。”普净说:“贫僧这里待不下,收拾衣钵,也去云游。后会有期,将军保重。”关公道谢,护送车仗往荥阳去。荥阳太守王植,和韩福是亲家,听说关公杀了韩福,想害他,派人守住关口。关公到时,王植出关,笑脸相迎。关公说了寻兄的事。植说:“将军路上辛苦,夫人车上劳顿,请入城,馆驿歇一晚,明天再走。”关公见王植很殷勤,请二嫂入城。馆驿铺陈好了。王植请关公赴宴,关公不去;植让人送筵席到馆驿。关公因为路上辛苦,请二嫂晚膳后歇下,让从者各自安歇,喂饱马匹。关公也解甲休息。

却说王植密唤从事胡班听令曰:“关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杀太守并守关将校,死罪不轻!此人武勇难敌。汝今晚点一千军围住馆驿,一人一个火把,待三更时分,一齐放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吾亦自引军接应。”胡班领命,便点起军士,密将干柴引火之物,搬于馆驿门首,约时举事。

胡班寻思:“我久闻关云长之名,不识如何模样,试往窥之。”乃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答曰:“正厅上观书者是也。”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公问何人,胡班入拜曰:“荥阳太守部下从事胡班。”关公曰:“莫非许都城外胡华之子否?”班曰:“然也。”公唤从者于行李中取书付班。班看毕,叹曰:“险些误杀忠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怀不仁,欲害将军,暗令人四面围住馆驿,约于三更放火。今某当先去开了城门,将军急收拾出城。”

关公大惊,忙披挂提刀上马,请二嫂上车,尽出馆驿,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关公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胡班还去放火。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关公催车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回)(图1)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报与刘延。延引数十骑,出郭而迎。关公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别来无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辞了丞相,去寻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绍处,绍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来。”延曰:“今黄河渡口关隘,夏侯惇部将秦琪据守,恐不容将军过渡。”公曰:“太守应付船只,若何?”延曰:“船只虽有,不敢应付。”公曰:“我前者诛颜良、文丑,亦曾与足下解厄。今日求一渡船而不与,何也?”延曰:“只恐夏侯惇知之,必然罪我。”关公知刘延无用之人,遂自催车仗前进。到黄河渡口,秦琪引军出问:“来者何人?”关公曰:“汉寿亭侯关某也。”琪曰:“今欲何往?”关公曰:“欲投河北去寻兄长刘玄德,敬来借渡。”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节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将军将令,守把关隘,你便插翅,也飞不过去!”关公大怒曰:“你知我于路斩戮拦截者乎?”琪曰:“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关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关公曰:“当吾者已死,余人不必惊走。速备船只,送我渡河。”军士急撑舟傍岸。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袁绍地方。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关公于马上自叹曰:“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正行间,忽见一骑自北而来,大叫:“云长少住!”关公勒马视之,乃孙乾也。关公曰:“自汝南相别,一向消息若何?”乾曰:“刘辟、龚都自将军回兵之后,复夺了汝南;遣某往河北结好袁绍,请玄德同谋破曹之计。不想河北将士,各相妒忌。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自争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某与刘皇叔商议,先求脱身之计。今皇叔已往汝南会合刘辟去了。恐将军不知,反到袁绍处,或为所害,特遣某于路迎接将来。幸于此得见。将军可速往汝南与皇叔相会。”关公教孙乾拜见夫人。夫人问其动静。孙乾备说袁绍二次欲斩皇叔,今幸脱身往汝南去了。夫人可与云长到此相会。二夫人皆掩面垂泪。关公依言,不投河北去,径取汝南来。正行之间,背后尘埃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当先夏侯惇大叫:“关某休走!”正是:六将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毕竟关公怎生脱身,且听下文分解。


上一篇: 公孙渊也算一方势力-为何三国没有算他呢 (公孙渊是谁) 下一篇: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郭嘉遗计定辽东-曹丕乘乱纳甄氏 (三国演义第三回)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