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骆统-生母是曹魏忠臣华歆的小妾-自己是东吴大臣 (骆统孝母文言文翻译)

我们都知道,孙权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驭人之术的,相比于曹操和刘备,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孙权形成自己的风格,除了通过多次实践外,在理论上也有大臣为其出谋划策,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如何让手下心情愉悦地主动...

admin

孙权这人吧,驭人有自己的一套,跟曹操、刘备比起来,那风格可太不一样了。其实孙权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光是靠自己试错,也有大臣在旁边出主意。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怎么让手下心甘情愿说真话,这可是门技术活。今天咱们就聊聊,东吴有位大臣,专门教孙权“广开言路”。

骆统-生母是曹魏忠臣华歆的小妾-自己是东吴大臣 (骆统孝母文言文翻译)(图1)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他爸骆俊,字孝远,文武双全。年轻时就当上了郡里的“公务员”,后来被举为孝廉,做了尚书郎的候选,最后官至陈相。那时候袁术称帝,名声臭大街,各地都跟着乱,但骆俊愣是把自家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袁术老打败仗,缺粮食,找骆俊借,骆俊看不上袁术,没借,袁术恼羞成怒,派人暗杀了他。

家里顶梁柱没了,骆统他妈作为小妾,就跟华歆走到了一起,最后改嫁华歆当小妾。骆统那年八岁,回了会稽,对嫡母(他爸的正妻)特别孝顺。赶上天下大乱,到处闹饥荒,骆统家还算富裕,他总自己少吃点,省下来给饿肚子的人。他姐姐看见了,问他为啥,骆统说:“士大夫们吃糠都吃不饱,我哪能自己一个人吃饱?”他姐姐听了,赶紧分给他点吃的,还告诉了妈,可骆统还是照样救济穷人,这事传着传着,他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

孙权当会稽太守的时候,骆统二十岁,被征去做乌程相。那地方有一万多户,他治理得妥妥的,孙权很赏识他,封了功曹,代行骑都尉,还把自己堂大爷家的闺女,也就是他堂妹,嫁给了骆统,骆统这下就跟孙氏宗亲联姻了。

骆统-生母是曹魏忠臣华歆的小妾-自己是东吴大臣 (骆统孝母文言文翻译)(图1)

骆统到了孙权身边,会察言观色,办事从不拖沓。对孙权的为人处世,他也常给出不少实在的建议。有次骆统劝孙权,对贤得尊重,别忘了琢磨时弊,每次赏赐的时候,让每个人单独见,多跟他们聊聊天,嘘寒问暖,表现得亲近点。这样他们才敢说心里话,也能看出他们的志向,他们自然就会感恩戴德。这条建议,估计对孙权影响不小。

没多久骆统出任建忠中郎将,领着三千人。凌统去世后,部众也划给了他。正是他在地方待过,发现东吴税收徭役太重,加上部分地区闹瘟疫,就主动给孙权上书,大概说了这么几层意思:

1:国家哪样事都离不开老百姓,百姓不安稳,君主也安生不了。

2:天下还没安定呢,打仗、瘟疫的,人口减得厉害。百姓因为观念不愿搬,日子越过越惨。

3:徭役这事儿容易出腐败,也容易让人心里不痛快,闹出乱子。百姓不安,军队士气也受影响。

4:战争拖久了,人口老本快没了。百姓虽然愚钝,但不能糊弄,君主得赶紧调整政策。

5:您得赶紧定个调整的法子,补救错误,好好安抚百姓。

孙权看了骆统的上书,挺感动的。后来骆统的事迹主要就是军事了。黄武二年,他跟着陆逊打夷陵之战,升了偏将军。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骆统觉得曹丕肯定在旁边盯着,劝孙权别追了。同年曹仁打濡须,骆统守住了,封了新阳亭侯。没多久他当濡须督,前后上了十几次奏章,跟孙权讨论招兵的事儿,俩人在纸上争得挺凶,最后孙权还真改了招兵的一些规矩。

黄武七年,骆统三十六岁就去世了。他有个儿子叫骆秀,也是个名士,孙休年间做过司盐校尉,永安七年被海贼杀了。


上一篇: 历史上真实的华歆是什么样的人-在乱世成功靠的是什么 (历史真实存在的著名女将) 下一篇:华歆是如何从东吴使者到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的 (华歆传中华歆是怎样的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