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古代四大刺客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古代四大美男子)
刺客这一职业,在很早就已存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高度赞扬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
刺客这行当,老早就有了。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事儿。
“这事儿吧,成了也行,不成也行,但他们那股子劲儿摆那儿,没骗自己,名字能传到后世,能是瞎吹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头夸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这五位,说他们为了“义”敢豁出去命,不管最后成不成,那心思都明明白白,没亏了良心。后来大家就把后四位叫“四大刺客”,佩服他们为报答知己连命都不要的劲儿。可话说回来,就为了一时的“义”,真值得把命搭上吗?
先说专诸吧,那会儿还有“彗星袭月”的说法。
据说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路上,撞见专诸跟人打架,看他那股子怒气,感觉能顶一万个人,谁也拦不住,就知道这哥们儿是条敢玩命的汉子,就跟他交了朋友。后来伍子胥劝吴王打楚国,吴公子光(后来的阖闾)却说:“伍员他爸哥都死在楚国,他嚷着伐楚,是想报自己的私仇,不是为吴国好”,吴王就没听。伍子胥没跟公子光计较,反倒看出他想抢王位,就把专诸推荐给他了。公子光为了夺权,偷偷招了一批人,对专诸这种出身低的也特别好,笼络了不少人。
周敬王四年(前516),楚平王死了,吴王突然想起伍子胥说的打楚国的好处,就派两个弟弟带兵围了楚国的谮城,想趁楚国新君刚上台占便宜,这也给了公子光杀吴王的机会。结果吴军到了楚国境内不顺,楚国断了两个弟弟的后路,大军回不来,朝里又没几个敢说真话的大臣,公子光干脆决定动手,借口请吴王吃饭,暗地里让武士埋伏在地下室。吴王僚也不是吃素的,公子光这些年搞小动作他多少知道点,为了安全,从王宫到公子光家门口,全是他的卫队,门口台阶边都是亲信,侍卫们举着长矛站两排。公子光在算计怎么杀他,吴王僚心里没想顺便收拾这个堂兄弟?
酒喝得正热闹,公子光假装生病离席,跑到地下室,让专诸把鱼肠剑藏在烤鱼肚子里,然后端上去给吴王僚。专诸一到吴王面前,就掰开鱼,拿匕首直接捅了过去,吴王僚当场就死了。专诸虽然一击得手,但还是被侍卫乱刀砍死了。传说专诸刺杀的时候,天上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等吴王僚死了,专诸的命也像那颗彗星一样,一闪就没了。
再说说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话就是他说的。
豫让本来是晋国范氏的家臣,后来又跟了中行氏,但都没啥存在感,直到他成了智伯的家臣,才被重用。智伯对他挺客气,君臣关系处得挺好,豫让就死心塌地跟着他。可惜没过多久,智伯打赵襄子,反被赵襄子和韩、魏两家合伙灭了,地盘被三家分了。赵襄子跟智伯有过节,还把他的头盖骨刷漆当了酒杯。
智伯的地盘被分了,豫让逃到山里,想起智伯以前对他的好,发誓“一定要报仇死了,才对得起智伯,魂魄才不丢人”。于是他改了名换了姓,假装是个受过刑的,混进赵襄子宫里修厕所,怀里揣着匕首,想找机会下手。赵襄子也不是一般人,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让人把修厕所的抓来一看,居然是豫让,衣服里还藏着刀。豫让也不藏着,直接说:“我要给智伯报仇!”赵襄子的手下都想杀了他,省得后患,但赵襄子被他的劲儿打动了,说“智伯死了没后人,他手下还想着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就把他放了。
第一次没成功,豫让失魂落魄的,又想了个招:拿漆涂身上让皮肤烂掉,吞炭火让声音变哑,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沿街要饭,连他媳妇都没认出来。他觉得万无一失了,还是被朋友认出来了。朋友看着他那样子,哭着说:“就你这本事,去给赵襄子当臣子,他肯定亲近你。”豫让不干,说“已经给人家当臣子了,又想去杀他,这是对不住恩主啊。”他不想背叛智伯,还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让后来那些三心二意侍奉君王的人觉得羞愧。
豫让没因为赵襄子势力大就退缩,摸准了他出门的时间和路线,提前躲在桥底下。赵襄子过桥时,马突然惊了,他估计有人要刺杀,十有八九是豫让,派人一找,果然发现了。赵襄子有点生气,质问他:“你以前是范氏、中行氏的家臣,智伯把他们灭了,你不替他们报仇,反倒给智伯当臣子。现在智伯被我灭了,你为啥非要跟我过不去?”
豫让说:“我给范氏、中行氏当臣子时,他们拿普通人待我,我就拿普通人的方式报答他们。智伯拿国士待我,我就拿国士的方式报答他。”赵襄子挺感动,但不可能让他得手,又不能放他,怕下次还来,就让兵士把他围起来。豫让知道自己报不了仇,跟赵襄子要了件衣服,说让我象征性刺刺吧,赵襄子答应了。豫让拔出剑,跳起来往衣服上连刺几下,大喊:“这下能对得起智伯了!”然后就自杀了。豫让这事儿让赵国不少有志之士都感动了,为他哭了好久。
然后是聂政,他刺韩傀的时候,还发生了“白虹贯日”的奇观。
“聂政去刺韩傀的时候,天上白虹贯日。”聂政为躲仇,带着老娘和姐姐跑到齐国,本来想安分当个普通人,结果还是卷进了一件事。有个叫严仲子的韩国人,他给韩哀侯当臣子,跟宰相侠累有仇,怕被侠累杀,就逃到各国找替他报仇的人。到了齐国,听说聂政是条汉子,专门去拜访,不仅准备了酒食,亲自送到聂政母亲面前,还拿出一百镒黄金,要给聂政母亲当养老钱。聂政赶紧推辞,严仲子支开旁人,说“就想给您老人家用作日常开销,跟您交个朋友,哪敢有别的请求啊”,想让聂政帮他报仇。聂政想起老娘和没出嫁的姐姐,没答应,但严仲子还是按礼数走了。
后来聂政的姐姐嫁人了,老娘也去世了。他以前为了能每天给老娘弄口好吃的,故意在市井当屠夫,现在想起严仲子,觉得自己就是个“市井里卖肉的,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大老远来跟我交朋友”,以前因为有老娘不敢答应,现在没牵挂了,聂政就找到严仲子,说要帮他报仇。严仲子高兴坏了,但刺杀的是韩国宰相,还是国君亲戚,想多派几个人跟着,聂政拒绝了。他就凭一把剑,杀了侠累,还打退了他几十个手下,但还是跑不掉。为了不连累严仲子和姐姐,聂政自己剥了脸皮,挖了眼睛,挑了肠子,自杀了。
最后说说荆轲,易水诀别,图穷匕见,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当时秦国大军都快打到易水了,太子丹逃回燕国,知道日子不多,却不练兵也不联合其他国家抗秦,净琢磨歪门邪道——刺杀。他先找了“节侠”田光,想让田光帮忙,田光说自己老了不行,但看太子丹不死心,就推荐了荆轲,甚至为了激励荆轲,当场自杀了,荆轲这才下定决心去刺杀秦王。太子丹把荆轲当上卿供着,“太牢(祭祀用的牲畜)啥的天天供着,稀罕玩意儿不断,车马美女随便他要,就让他高兴”。可荆轲一等再等,一直没动静。
后来秦将王翦灭了赵国,大军直指燕国,太子丹急了,赶紧让荆轲动手。刺杀秦王是大事,就算有樊於期的头、督亢的地图、徐夫人的匕首,还有个十三岁就杀过人的助手,荆轲还是在等一个自己认可的搭档,结果只等来了太子丹的怀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准备不充分,荆轲只能上路了。太子丹这小人之心,真是错看了君子,荆轲心里挺恼火,也正是这份大意,最后要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