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士族门阀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 (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小说)
士族门阀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垄断了选官,在文化上垄断了舆论和教育,在经济上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土地,士族门阀的统治好似坚如磐石,定可千秋万载,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朝...
士族门阀这东西,汉末三国的时候慢慢冒头,后来直接成了社会老大。到了两晋南北朝,他们把持官场——当官不看本事看家世;把持文化——舆论教育都是自家说了算;还控制着大片土地和人口,跟铁打的一样,看着能千秋万代。

但谁成想,从南北朝开始,这帮大佬慢慢不行了,隋朝时只剩几个苟延残喘的,唐朝初年彻底退出政治圈,五代十国直接消失。汉末三国那么牛的士族,咋就垮了呢?今天随便聊聊。
曹丕搞了个“九品中正制”,等于给士族开了后门——子弟凭血统就能当官,不用努力。除了少数几个还能折腾的,大部分都在蜜罐里泡着,治国能力早就退化了。
可两晋南北朝那会儿,天下乱得跟一锅粥,战乱不停,这些养尊处优的士族根本应付不了。没办法,只能把实活儿交给非士族的人干,尤其是带兵打仗这种危险事,时间长了,手里的实权就溜了。
另外,生产力慢慢发展,加上战乱和人口到处跑,士族那种控制大片土地和人口的庄园模式,越来越撑不下去了,慢慢就垮了。隋朝刚建立那会儿,新政策一出,他们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基本就没了。
政治和经济都垮了,对舆论和教育的垄断自然也保不住。南北朝后期到唐朝初年,造纸术越来越普及,书不再是士族专属,文化教育的门槛一降,他们说话的分量也就轻了。
等隋唐把科举制搞完善,士族门阀的衰落就彻底没救了。唐高宗“废王立武”之后,他们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只能靠翻家谱、把女儿嫁出去换点钱,最后五代十国那会儿,就彻底没影儿了。